效益是什么意思 比较效益是什么意思

2025-01-1815:21:02常识分享0

揭秘规模效益背后的经济逻辑

1. 前一章节我们探讨了市场的弹性,本章节继续深入探讨成本问题。

2. 假设投入资金购置设备,开设了一家精酿啤酒微厂,并开始酿酒工人。起初,仅有一位工人时,日产百瓶啤酒。随后,为了增加产量,再添两名酿酒工,此时三人可产二百瓶。

3. 为什么在人数增加的情况下,生产效率反而降低了呢?通过日常生活中的采摘活动就能理解。一人采摘时效率最高,但当有伙伴加入时,彼此的行动会相互干扰,虽然总体收获增多,但分摊到个人的效率就下降了。

4. 在啤酒厂的成本分析中,初始购买设备的费用为固定成本,无论生产多少,这笔费用都是必须的。而工人的工资则是根据生产量的增加而逐步增长的,属于可变成本。

5. 例如,三人工作时的日工资为三百元,将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相加,便得到日总成本。如日产一百瓶时总成本六百元,产两百瓶时总成本八百元。

6. 进一步计算每瓶啤酒的平均总成本,生产一百瓶时每瓶成本六元,两百瓶时降为四元,表明随着产量的增加,成本在逐渐降低,利润也在逐渐增加。此时的目标是将产量扩大至一千瓶。

7. 当达到一定产量后回过头来重新核算,可能会发现平均总成本开始上升。这表示当产量超过六百瓶时,利润开始减小。这主要是因为在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可变成本的某些方面出现了问题。

8. 为了更清晰地分析这一问题,可以列出每增加产量的总成本变化。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总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不断增加。

9. 如今我们来探讨一下边际效益的概念。边际效益是当某个量发生变化时,另一个量随之发生的变化。在生产中,这表现为产量变化所带来的成本变化。比如,饥饿时第一口食物的满足感与之后每口的递减感。

10. 边学边用,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例,如传统制造业或广告、会计公司等,都需要大量人力来服务客户。这类产业随着规模扩大,总体收益增长,但边际成本和利润却在减少。企业需不断优化管理效率和技术创新以应对人力成本的上涨。

11. 对于创业选择电商的小伙伴们来说,虽然不涉及直接生产,但同样需要考虑规模与成本的关系。当达到一定规模时,必然涉及到员工管理和与供应商的谈判。

12.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保持五百平的产量是最佳选择。这就是有效规模——在不投入新设备或培训新工人的情况下达到的利润最大化状态。为了更直观地展示,可以将平均总成本曲线画出,它的最低点代表了成本最低的点。

13. 将边际成本的曲线与平均总成本曲线相叠合,它们的交点即为有效规模。在实际经营中,若平均成本曲线一开始就呈上升趋势,则说明有效规模不存在。此时应考虑行业优势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因素,及时调整策略或更换赛道。

14. 继续以啤酒厂为例说明阶段性的经济概念。在初创阶段通过优化可以快速降低成本并赚取更多利润;但随着规模的扩大很快会进入瓶颈期;在保持平均总成本稳定的同时仍可保持一定的利润增长空间即规模经济阶段和规模收益不变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