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什么 格物致知的深层含义

2025-01-1815:44:08综合资讯0

古来名言中有两句话颇引人深思,便是“修身、齐家、、平天下”以及其前一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八个字,正是儒家思想中广为传颂的“八目”。

“八目”,亦称“八条目”,涵盖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平天下这八个阶梯,系儒家所倡导的个人品德修养及治理世界的步骤。在这八目之中,“平天下”虽宏大壮阔,却位列末席,而“格物”与“致知”则荣登首二位。

那么,“格物”与“致知”究竟何意呢?接下来让我们细细探究。

为了易于理解,我们可以逐字解析。“格”字在这里作“探索”解,“物”即指世间万物。“格物”即指探索世间万物的规律。而“致”字有“达到”或“获取”之意,“知”即知识。故而,“致知”即达到了拥有知识的状态,也可理解为获取了知识。

透过对“格物”与“致知”的解析,我们可以领悟到,“格物”是行动,是基础,而“致知”则是结果,是状态。换句话说,没有“格物”的实践,便无法谈及“致知”的收获。

《礼记·大学》中曾言:“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这句话明确指出了“致知”须先从“格物”开始,万物被探索后,知识自然得以显现。这再次印证了“格物”的重要性。

提及此处,我们不禁回想起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据传,陶先生原名并非“陶行知”,而是“陶知行”。他后来改名为“陶行知”,这其中或许蕴藏了他对“格物”与“致知”深刻理解的考量。

“格物致知”不仅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观点,更是“八目”的基石。由于这两者常被一同提及,人们也常简称其为“格致”。虽然我们对“格致”一词耳熟能详,但要细说其义,却有时感觉难以言表。

那么,“格致”究竟何意呢?简单来说,第一,“格致”意味着不探索则无所得,探索后才能获得知识;第二,“格致”即是探索万物与获取知识的过程;第三,“格致”是行为与结果的结。

若您觉得这样的解释仍显深奥,那么我们可以再打个比方——“格物”可理解为学习事物的道理,“致知”则是理解这些道理。这其中还隐讲道理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