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州市仙居县南峰街道赵岙村的浙江知者科技有限公司,一派科技与自然交融的景象。这里的冷库,不仅是储存杨梅的场所,更是科技力量对传统农业的一次深度革新。
在6月的一个清晨,电磁波发射系统和度控制系统运行稳定,菌群控制系统经过最后一次精细检测。技术负责人应皎明正在逐一检验设备,为即将到来的东魁杨梅季节做好万全准备。
仙居,被誉为“杨梅之乡”,其常年杨梅种植面积达到14.2万亩,鲜果产值超过10。对于这片有着丰富杨梅种植历史的土地和辛勤耕耘的梅农们来说,杨梅的储存保鲜技术一直是行业内的挑战。
为了突破这一技术瓶颈,知者科技与浙江农林大学等多所高校展开合作,经过多年研究,成功开发出“数字脉冲磁场锁鲜技术”。这一技术的运用,使杨梅的保鲜期得以从原来的7天延长至一个月以上。
眼前的冷库,虽然只有600立方米,但却蕴高科技的奥秘。六块发射芯片板将冷库分割成两个区域,而辅助芯片板和控温设备则分布在墙面上,正是这些设备共同保障了杨梅的超长保鲜效果。
技术负责人胡凌源解释道,芯片板会发射特定频率的波形磁场,这种磁场能够改变杨梅中水分子的排列方式,进而将水的冰点降低至零下5摄氏度。通过磁场与低温技术的结合,不仅可以有效抑制杨梅的代谢和微生物生长,还能降低酶的活性,从而实现杨梅保鲜期的延长。
根据实验结果,保存在冷库内一个月的杨梅,其甜度、硬度、水分等指标与刚采摘时几乎无异,果蒂也能保持新鲜。胡凌源表示,目前已经实现了40多天的最长保存期,公司仍在不断调整参数,力求将杨梅的保鲜期延长至更久。
这一超长保鲜技术的运用,不仅提高了杨梅的经济附加值。去年,知者科技的杨梅销售期从6月一直延续到8月上旬。通过将杨梅先储存在冷库中,再根据市场供求情况进行销售,杨梅在市场上更具价格优势。接下来,公司计划在全县范围内推广这项技术,以拉长仙居杨梅的销售期,让梅农获得更好的收益,同时也让更多人能够在8月依然享受到新鲜可口的杨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