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艺术中,树形之妙,尤以松树为甚。一经典题材“万壑松风”便展现了文人雅士于山间静听松风之愉悦。松树被赋予多重美好寓意,其四季常青喻示长寿,树皮皲裂象征坚毅不拔,更因其能在山石缝隙中茁壮生长,彰显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古人画山水,常借助景物抒感,赋予山水真实感、立体感及强烈的代入感,使情感表达更为流畅而准确。众多与松树、松风相关的山水画应运而生,从中可窥见古人对人格精神的崇高追求。
松树为自然之景致,而松风则是文人墨客的情感体验。松树可具象描绘,而松风则更需心领神会。观赏马骀的《万壑松风》,人们不禁要问风从何来。观其近景,流水自山中倾泻而下,形成湍急的漩涡;远景中,山岚雾霭若隐若现,扩散弥漫。综合远近之景可知,画中不仅有松风,而且风势颇大。
马骀的《万壑松风》深受古人喜爱。古人观察自然,发现即便在沟壑山谷中,松树仍能生机勃勃。因昼夜温差大,山谷中常有大风穿过松树茂密的针叶,产生放大的风声。这种声音与山谷的回音相结合,形成别具一格的韵味。
祁崑所绘《山水秋声》便展现了这样的场景。他运用卷云皴法刻画山石肌理,以淡彩渲染营造烟云笼罩的效果。风势与风声得以在画中得以体现。此画体现了画山水需善于观察并加以艺术加工的道理。
在表现形式上,《山水秋声》带有明显的仿古特征。一旦领悟画家的创作意图,便可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画家情感,从而摆脱了单纯的仿古习气。画中谷口悬崖边,文人雅士立于听风,宽袍大袖的描绘再次突显了松风的存在。
优秀的作品能够展现画家的眼界与心胸。山水与松泉的结合入画,可以寄托画家的追求与情感。试想,《松阴观瀑》若缺少了松树,是否还会让你心动?面对自然美景、享受宁静生活、心怀美好期待,这是多少人都向往的生活啊!
松树、松风与山水实为绝佳组合,它们既能展现自然山水的真实面貌,又能传达画家对高尚情怀的赞美。这样的作品多了,便成为经典流传千古。绘制山水可以展现志趣,观赏山水则可以提升思想境界。长此以往,人们会逐渐热爱真善美、远离假丑恶。
当这些思考成为画家的创作灵感时,《松风鸣琴》这样的作品便应运而生。松风与琴音相互呼应,受到画作熏陶的人们便能体会圣贤的人格魅力。正如古人所言,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细品画中情境,不正是在告诫人们如何成为有德行、有成就的人吗?而这般,并非空洞说教,而是通过营造空间氛围让人慢慢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