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知是荔枝来 苏轼《荔枝叹》

2025-01-1904:46:15生活经验0

荔枝季节的诗篇

又到了荔枝盛产的时节,市集的两侧陈列着满满的荔枝筐。这些鲜亮的果实,有的带着些许青涩,有的则通红透亮,晶莹剔透的外观令人垂涎三尺。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卖荔枝的叫卖声此起彼伏,各种品种的荔枝琳琅满目,营造出一种更加热闹的氛围。

在江南水乡,每当四五月份到来,这样的情景总会如期而至,令人感到格外亲切。我庆幸自己生活在潮汕地区,一个荔枝随处可见的地方。

回忆中,小时候很多人家都会在院前种上一两棵荔枝树。当荔枝成熟的季节降临时,这些树木便能满足孩子们的味蕾需求。

荔枝一直是我钟爱的水果之一。与全年都可见的苹果不同,荔枝的季节性更强,因此每到这个季节,我总是会买上几斤来品尝新鲜。如果我喜欢,还可以随心所欲地挑选心仪的品种。

自古以来,荔枝就深受众多人的喜爱。由于地域和交通的限制,许多北方的人们难以品尝到新鲜的荔枝。那时,享用荔枝对他们而言是一种奢侈的享受:

长安城内花团锦簇,山顶千门次第敞开。一骑快马扬起尘土,妃子欢笑中无人知晓运送的是荔枝。

千里迢迢运送荔枝,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只为博得佳人一笑。杜牧的《过华清宫》让杨贵妃与荔枝的故事流传至今,为荔枝增添了一抹传奇色彩。

罗浮山下四季如春,卢橘杨梅相继上市。我曾豪言壮志地想过,如果每日都能品尝三百颗荔枝,我愿长久地留在岭南。

尽管被贬至岭南,苏轼依然保持着浩然正气。记得小学时读到他的诗词,发现原来苏轼也是荔枝的爱好者。后来,读到他描述荔枝运送的艰辛:

置驿站十里接飞尘,每五里就有兵火催促。颠簸于山路谷底,知道是荔枝龙眼到来。

他的《荔枝叹》抒发了对荔枝背后故事的感慨,也展现了诗人的傲骨凛然。

有人不爱江山爱,有人爱美食更爱生活本身。随着时光流逝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如今已经实现了“荔枝自由”。

然而二十多年前,荔枝对我来说还是稀有的水果。那时家中经济条件有限,即使在荔枝旺季也难得购买。记得有一次奶奶带来了一小把荔枝给我们姐妹分享。虽然奶奶年事已高、步履蹒跚,但那份温馨的记忆至今仍让我心怀感激。

如今吃荔枝已没有当年的那份期待和兴奋了。但每当我看到路边的荔枝筐时总会想起爷爷奶奶的时光里我们那份对美食的渴望和错过的心痛回忆……

那些关于时代的故事和情感的流露都在这一串串的荔枝中得到了体现与传递……我在归家的路上挑了几把“三月红”,仿佛在追寻那已逝去的美好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