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数学并非依赖死记硬背,却也有部分知识必须孩子们深入心坎方可自如应用。
以数学题如“在比例关系中,外项相乘等于内项之积的倒数,如果其中一内项为最小质数,问另一内项为何数?”此等题型为例,它们不仅检验了比例的基本属性,也测试了倒数乘积及最小质数的认知。
在此,我梳理了小学阶段需要牢记的几个“之最”:
1. 奇数中最小的是1,而偶数中最小的是2。
2. 自然数起始于0,无终点。
3. 质数中最小的是2,合数中最小的是4。而数字1既非质数也非合数。
3. 对于任何非零自然数,其最大因数是它本身,而最小因数是1。
4. 同样地,一个非零自然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并无最大倍数。
5. 一位数中最大的数字是9,二位数的最大数字则是99。此等推论同样适用于更大的数字。
6. 二位数的最小数是10,三位数的最小数是100。依此类推,四位数的最小数字排列始自1000。
在这七大“之最”中,小学生最易混淆的是关于偶数的认知。有学生可能会误认为最小的偶数是2,这常是家长及教师关注的焦点。对最小的偶数这一概念需重点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