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耳的详细介绍与处理技巧
银耳,又被称为白木耳、雪耳或白耳子,属于银耳科、银耳属,是一种人工栽培的食用菌类蔬菜。它以胶质子实体为人们所食用。从生态型来看,银耳分为鸡冠型和菊花型;从形态上分,则有粗花品种和细花品种。其主要采收期横跨6月至10月。关于银耳的贮藏,以下这些要点你需要注意。
1. 采收要求
采收银耳时,需在耳片完全展开、色泽白净、半透明、柔软并富有弹性的时候进行。无论朵子大小,都应在这个时候采摘。若采收过晚,耳片会发黄,耳根则可能发黑腐烂。最佳采收时间通常为上午,并且应从基部干净采收,采后及时摊放在竹席或类似铺垫物上晾晒。
2. 贮藏特性和贮运方法
银耳的贮藏特性与木耳有相似之处,短时间贮存时可以参考木耳的部分贮藏方法。在周转调运中,应采用有衬垫物和筐、纸箱等包装物进行包装。
3. 上市质量标准
鲜销的银耳需要子实体大而完整,色泽洁白、光亮,带有清香。耳根除净,无杂质,通常以箱、袋进行包装。
4. 干制与加工方法
晒干法是一个经济实惠、简便易行的方法。若天气晴朗,将采下的银耳剪除耳根,用清水漂洗后,置于竹筛上的干净纱布上,曝晒于阳光下。注意勤并小心操作,以防破损。通常情况下,晴朗天气下晒两天即可完成干燥过程。晒干品的含水量会略高于烤干品,不太适合长期贮藏,更适合小规模生产。
烘干法则不受气候影响,适用于大规模加工。烘房需预热至40—45℃,将已整修、清洗干净的银耳送入烘房。初始温度为30℃,待耳片含水量降至一定水平后逐渐升温至50—60℃,焙烤6—10小时。当耳片接近干燥时再降低温度至30—40℃,直至完全烘干。如果采收时天气晴朗,可以先晒至半干再行烘烤。结合晒与烘的干制方法可使银耳色泽好、香味浓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