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想让孩子成为一个有礼貌、优秀的孩子?是否在寻找如何教孩子礼仪的方法?你是否想让孩子明白哪些行为是恰当的,哪些是不对的?那么,我强烈推荐你阅读这本《优秀小学生礼仪指南》。
这本书由北京教育学院的张亚授主编,内容丰富,共分为七章。
第一章:小学生个人形象礼仪的养成。
第二章:家庭与日常生活礼仪的学习。
第三章:校园与学习中的礼仪规范。
第四章:社会交往的礼仪常识。
第五章:外出及公共场所的礼仪要点。
第六章:媒介使用礼仪,如何正确使用电子设备。
第七章:涉外礼仪,如何在国际环境中保持礼貌。
本书以生动的礼仪小故事开始,引导家长和孩子评判对错,接着介绍礼仪小常识,最后给出具体行动建议。这种结构让学习礼仪变得简单明了,易于接受。
为何我如此推荐这本书呢?因为作为家长,我也曾面临教育孩子礼仪的挑战,时常觉得自己的教育方法似乎有所欠缺。看到别人家的孩子表现得很好,我总会反思自己是否做得足够好。
你是否也有类似的困惑?是否也想让孩子变得更加优秀?我真心希望这本书能对你有所帮助,让我们一起用故事的方式,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并做到礼貌。
我常常发现,孩子们在合适的场合有时无法做出恰当的行为。作为父母,我们需要不断学习,以身作则,陪伴孩子成长,让他变得更加优秀。
在这本《优秀小学生礼仪指南》中,我特别被家中注重礼仪的习惯所触动。我们应该教导孩子在家中也要做一个有礼貌的小学生,对长辈要恭敬有礼。
培养一个优秀的小学生,应从家庭内部开始,由内而外地塑造。书中还详细介绍了孩子们在外应遵循的礼仪规范,如与老师、长辈、同学打招呼的礼貌方式以及做客时的注意事项。
例如,当敲别人家门时,应轻轻用手或按门铃。不要用力过猛,最好不超过三下。等待回应后,如有需要再轻轻敲三下。记住,千万不要用脚踢门或用力砸门。进入房间后,应向长者、熟人及其他先来的客人打招呼,待主人安排好座位后再就座。
我们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也应注意言行举止,给孩子树立榜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的行为举止将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我们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有时家长会说这些礼仪应该由学校来教。但实际上,我们生活中更应注重以身作则地教育孩子。家长是孩子的引导者,只有我们做得足够好,孩子才能更好地成长。
家长们应该意识到,教育孩子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引导、进步。这就是“凭什么你的十年寒窗要胜得过别人几代人的努力?”的道理所在。家族的底蕴是一代代人积累起来的,我们应引导孩子一代代地进步、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