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是什么意思 春分的俗称和寓意

2025-01-1918:51:30百科知识0

春分之际,气候温暖,阳光明媚,万物复苏。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季第四个节气,春分标志着太阳黄经达到0°,通常出现在每年公历的3月19至22日之间。

春分的"分"字蕴涵了两层含义:一则是"季节平分",依据传统立春至立夏的时间段为春季的划分,春分正好处于这一时间段的中点,代表着季节的均分;另一层则是"昼夜平分",在这一天,太阳直射赤道,全球的昼夜时长大致相等。

春分在天文学上有着重大意义。其习俗同样丰富多样,富有特色。首先是春分竖蛋,选择一只新鲜的生鸡蛋,于桌面平稳地将其大头朝下立起。此习俗源于4000多年前的传统,不仅是为了庆祝春天的到来,也寓意着家族的繁荣昌盛和代代相传。

还有送春牛的习俗。春牛图是印有农历节气和农夫耕田图案的图像。过去,会有擅长歌唱的人将春牛图送到各家各户,并唱出吉祥的话语,这被称为“说春”,而那些说春的人则被称为“春官”。

粘雀嘴是古代春分的传统活动。在这一天,许多家庭会暂停劳作,制作米糕或汤圆等食物,同时还会准备一些没有馅的糯米团子放在田间地头,以此来吸引麻雀啄食,保护庄稼。

放风筝是春分的最佳娱乐活动之一。当杨柳依依、繁花盛开时,人们会结伴出游,放飞纸鸢。在风筝的牵引中,人们既活动了身体又愉悦了心情。

春祭是春季的重要仪式之一。在春分这天或之前,人们会扫墓祭祖。客家地区尤其重视此习俗,并在祠堂举行庄重的祭祖仪式,表达对先祖的敬仰。

吃春菜则是岭南地区春分日的独特习俗。人们会采摘野苋菜(俗称为“春碧蒿”),与鱼片一同煮汤。这一习俗寓意着洗涤肝肠、祈求家宅安宁和身体健康。

随着春分的到来,不仅自然界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人们的活动也愈发丰富多样。在这样美好的时节里,人们通过各式各样的习俗来表达对春天的热爱和祈愿。

春分不仅是自然界的分界点,也是人们表达情感、祈求幸福的重要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