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之际,我内心充满了对一场大雪的期盼。在南方,这样的期盼仿佛是一种难以触及的梦想。无数次,我渴望在醒来时看到窗外飘舞的雪花,迎接我的是一个如诗如画、玲珑剔透的冰雪世界。
这样的世界,或许只能在诗中寻找它的踪迹: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唐·白居易《夜雪》
诗中描述的景象,仿佛是微雨般地沁入我的心扉。晨起时,衾枕带着寒气,举目四望,窗外一片洁白,这才明白夜里降下了厚重的雪。那深夜中偶尔听到的折竹声,是厚厚的积雪给竹枝带来的压力。
在山中,当百花凋零、草木枯黄时,我总会感到一种深入的孤寂。日短天寒,让人不自觉地感到一丝瑟缩和清冷。夜晚早早地拥被而卧,期待着能在雪的覆盖下得到片刻的安宁。
雪,总是在寂静的暗夜中无声无息地降落。半梦半醒间,衾枕的寒气透骨而来,听窗外竹林中作响的声音,我曾以为是松鼠、黄鼠狼或是野狗、野猫等小动物在竹林中活动。当晨光初现,千峰飞白、万树染霜时,我才明白那簌簌之声原来是雪落的声音。
夜雪总是能引发人们对古代的向往。想起明代高启的那句“雪满山中卧 ,月明林下来”,我心中不禁生起羡慕之情。那些古代的异人,他们洒脱不羁,生活自在安乐,无需为生计奔波,更无需在意世俗的纷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