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快乐阖家幸福 阖家幸福不能乱说吗

2025-01-2004:55:43常识分享0

曾经浓浓的年味

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过年时的热闹与欢快历历在目。那时候,虽然物质并不丰富,但人们那份在苦中寻找乐趣的精神仍让人心生怀念。传统的年俗,带着深深的仪式感,就像新婚的恋人需要隆重的婚礼来体现婚姻的神圣一样,年的仪式感让我们感受到新年是家庭团聚、幸福安康的源泉。

过年从腊八开始启幕,而真正的过年气氛则从祭灶时达到预热,一直到大年初一达到。

我们当地的习俗中,祭灶的那天傍晚,大人们会带着我们去祖坟请祖先回家过年。孩子们跟在大人身后,手持用萝卜制作的小灯,到坟地为每一位祖先放置一盏。清冷的夜晚,一盏盏小油灯在风中摇曳,仿佛在为先辈们照亮回家的路。大人们对着每个坟头恭敬地祭拜,汇报家中的年景和变化,然后祈求祖先们回家过年。点燃的鞭炮声此起彼伏,我们恭敬地作个揖,为祖先们照明引路。

祭灶之后,每家每户都有各自的任务。二十六开始,家家户户都会进行大扫除,即便是破旧的草房和简单的家具,也要被擦洗得干干净净。院子里的一切都被整理得井井有条,就连粪坑也会撒上新鲜的黄土。

过年期间,有许多必备的程序,如蒸年馍、磨豆腐和炸菜等。在这些过程中有着许多讲究和忌讳。大人们常将小孩们打发出去玩耍,而家中则是忙碌而有序地进行着各种准备。

蒸年馍和炸菜时,老人们会制作各种花样的馍馍,根据当年的属相制作出不同的造型。奶奶做的枣花馍在当地颇有名气,不仅为自家制作,还为其他家庭提供帮助。蒸好的枣花馍在除夕夜被拿出来摆放,与方子肉和红蜡烛一起成为祭祖的主要贡品。

白面馍是稀罕的美食,每当第一锅白面馍出炉时,大人和孩子们都会尽情享用。

过油主要是炸制各种丸子、豆腐和酥肉等。那时候肉类是稀缺的,每家每户过年时只能割到几斤肉,对于如何分配这些肉类有着明确的规划。炸制的过程虽然繁忙,但充满了家庭的温馨和欢笑。

磨豆腐是另一个重要的过程。在阴历二十四这一天,老队长会吆喝着开始磨豆腐。男女老少都会在一起,共同参与这个祖祖辈辈的传统活动。磨豆腐既需要体力也需要技巧。大家都会小心翼翼地避免说出不吉利的话。

整个过年期间,无论是在祭灶、大扫除、准备食物还是磨豆腐的过程中,都充满了浓浓的节日气氛和家庭的温暖。这些传统习俗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年的味道,更让我们对祖先和神灵充满了敬畏和崇敬。

回想起来,那些年味十足的日子仿佛就在昨天,让我们倍感珍惜和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