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科普频道
监制:科学普及部门
当我们在谈论海军的两栖作战力量时,会涉及到不同种类的舰艇。特别地,对于两栖攻击舰和两栖登陆舰的区别,让我们来详细解析。
要明白两栖攻击舰和船坞登陆舰以及登陆舰的基本差异。从名字上就可以略知一二,它们各自在海军作战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在外观上,两栖攻击舰通常拥有类似轻型航母的通长甲板,也常被称为“顶”,这使其能够搭载更多的直升机和垂直起降固定翼作战飞机。相对而言,船坞登陆舰虽然不具备通长甲板,但其较大的直升机甲板使其能搭载一定数量的直升机。而登陆舰则更侧重于实际的登陆作战,其船体设计更为实用,适合直接搭载和装甲车辆进行抢滩登陆。
从作战使用上看,两栖攻击舰以其强大的空中支援能力著称。通过搭载的各型直升机和垂直起降飞机,如过去的鹞式、现在的鱼鹰以及未来的F35战斗机,以及海军队的配合,它可以在敌方岸防的包围中寻找突破口,利用直升机绕道后方进行机降,从而使得敌方海岸纵深成为有效的打击区域。这使得两栖攻击舰在特种作战中具有重要作用。
船坞登陆舰则更专注于两栖登陆作战。其独特的船坞设计使得气垫登陆艇和水路两栖能够快速冲向滩头进行突击。与两栖攻击舰相比,船坞登陆舰在船体大小和飞机搭载能力上有所不同。而登陆舰则是直接参与登陆作战的舰种,通过其特有的设计将、装甲车辆和作战人员直接运送到滩头。
提及的海洋军事科普专家崔永杰先生,就职于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14研究所,是一位高级工程师。他专注于海军舰艇、潜艇与作战飞机的高精度数字模型仿真与隐身性研究。他的研究成果在雷达、导弹等装备对目标的识别、与锁定,以及舰船与飞机的隐身性优化设计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不同类型的舰艇在海军作战中各自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而科普工作则致力于让公众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军事科技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