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品鉴
当谈及第七十七至第八十三页的内容时,我们不禁被《水浒传》中第十回的情节所吸引。
这其中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侯火烧草料场”已成为义务教育语文课本的经典之作。字字珠玑,巧妙地描绘了林冲的遭遇。一个“巧”字足以概括林冲的境遇——恰似无巧不成书。在沧州,林冲偶遇他曾救过的店小二李小二,此刻他已在沧州开设了茶酒馆。偶然间,陆虞侯来此请管营与差拨共进餐,林冲从对话中听出“高太尉”三字,心中顿时生疑。
李小二深知林冲的过去与现状,担心其安危,便建议其妻子“隔墙有耳”偷听。之余,林冲从只言片语中捕捉到关键信息:“都在我身上,要结果他的性命。”李小二深感事态严重,便将所闻告知林冲,提醒他多加留意。林冲听后,结合描述与外貌特征,断定是陆虞侯无疑。怒火中烧的他,购买了解腕,虽数日未遇陆虞侯,但心中的警觉从未放下。
一日,管营召唤林冲至点视厅,告知他将接管草场,并可领取常例钱。在老军交后,林冲独自踏雪前行。大雪纷飞,世界仿佛被银白覆盖,路途难辨。当他独自一人时,感到寒冷,便取老军留下的葫芦去打酒。返回时,草厅已塌,他取了絮被与花枪前往山神庙歇息。离开前,他担心火盆中的火未熄灭,特地查探,却见火已被大雪浇灭。
当他到达山神庙时,赫然发现草料场燃起大火。进入庙中,三名来者正是陆虞侯、差拨与富安。他们言及林冲必定葬身火海,即便未死,烧了大军草料场也是死。此时林冲恍然大悟,若非草厅倒塌,恐怕已成灰烬。他果断出击,手刃三人。陆虞侯曾与他有着深厚的情谊,却多次背叛陷害他。逃出火场的林冲抢酒痛饮后醉倒被人吊起。
此情此景不禁让人想起那句诗:“隔墙有耳有诗为证”,文字犹如画笔细致入微地描绘了每一处细节。下起的大雪与文中细致的描写相得益彰,“银世界、玉乾坤”形容得恰到好处。写作之严谨令人叹服,这场大火与林冲毫无干系。
至于林冲接下来的遭遇——是被救还是再次受难?且听下回细细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