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太阳的轨迹在黄经上轻轻挪动至零度,标志着春分的到来。此刻,时间犹如被分割成了均匀的两半,将春的九十日平衡分割,人们因此而称之为“春分”。
春分的脚步轻触大地,阳光灿烂,河畔柳树的新绿盎然生机。莺儿飞旋,草儿生长,燕子从南归北,小麦拔节生长,油菜花在风中散发着迷人的芬芳。古语有言:“春分日植树,晴日则万物兴旺。”又言“春分麦起身,一刻价值连城。”
那么,让我们从今天开始,调整心情,不负这美好的春光,为梦想加油努力吧!
春分时节,华南将迎来一场盛大的降雨
据气象台预报,自19日夜间至25日,华南大部分地区、贵州东部、江南中南部等地将经历一场强劲的降雨过程。期间还将伴随明显的雷暴、大风及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其中20日至21日将是此次降雨过程最为强烈的时候。
预计上述地区的过程累计降雨量将达到60至150毫米。特别是广西东北部和广东北部地区,累计降雨量可能高达180至250毫米。部分地区的短时强降雨量可能达到每小时40至70毫米,部分区域的日降水量和过程累计降水量有望接近或突破历史同期最高纪录。
春分三候
玄鸟至:春分之时,“玄鸟至”,即燕子回归。它春分而来,秋分而去,象征着岁月的轮回与生命的延续。
雷乃发生:春分后五日,雷声隆隆,阴阳相激而产生雷鸣。这雷鸣之声是阳气的体现,春分后出地发声,秋分后则无声。
始电:再五日后,春雨不再绵绵细雨,而是电闪雷鸣。这是大自然中的电光火石,也是春天渐渐深入的标志。
(节选自《微读节气》朱伟著)
春分民俗,你知道多少?
尝春菜:在乡间,“春菜”是指野苋菜,被乡人亲切地称为“春碧蒿”。将春菜与鱼片“滚汤”,便成了名副其实的“春汤”,寓意着“春汤灌脏,洗涤肝肠”,为全家老少带来健康与平安。
送春牛图:人们常将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与农夫耕田的图样,这就是所谓的“春牛图”,寓意着对丰收的期盼。
玩竖蛋:在春分这一天,挑选光滑匀称的新鲜鸡蛋进行竖立。虽然竖蛋成功的并不多见,但这种活动已经成为了春分的习俗之一。
粘雀子嘴:家家户户煮的汤元不包心,而是一样煮一些。并用细竹叉扦着它们置于室外田边地坎。这一活动是为了粘住雀子的嘴以防其庄稼。
放风筝:在春分当天放风筝是传统习俗之一。风筝的形状各异,有的大至两米高,有的则小巧玲珑。人们通过放风筝来庆祝春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