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记
古时有位技艺精湛的人名叫王叔远,他善于以寸许的木料,雕刻出宫室、器皿以及人物、飞禽走兽、树木山石等物,皆能巧妙地模仿天然形状,并赋予各自的神情姿态。
王叔远曾赠我一件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是苏轼游赤壁的情景。
这小船从头到尾长约八分多一点儿,高约两个黄米粒那么大。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箬竹叶做成的船篷覆盖着它。
船舱旁边开着小窗,左右各四扇,共有八扇。打开窗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关上窗,就看见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用石青色的颜料涂染刻字的凹处。
船头坐了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长着浓密胡子的人是苏东坡,佛印坐在右边,黄鲁直坐在左边。他们三人共同欣赏一幅长卷。
东坡右手拿着长卷的一端,左手鲁直后背。鲁直左手拿着长卷的另一端,右手指着手卷,好像在说什么。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各自微微侧身,他们的相互靠近的两膝,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中。
佛印极像弥勒佛,袒胸露怀,抬头仰望,神情与苏、黄二人不相类似。
佛印卧倒右膝,弯曲右臂支撑在船上,竖起左膝,左臂挂着一串念珠靠着左膝——念珠可以清晰可数。
船尾横放着一支船桨。船桨的两旁各有一个船工。右边船工梳着椎形发髻,仰着脸;左手倚靠着一根横木;右手扳着右脚趾,好像在大声呼喊的样子。
左边船工右手拿着一把蒲葵扇;左手抚着茶炉;炉上放着茶壶;他的目光专注、神情平静;好像正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这船的船背稍平。就在上面题了字。字的内容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叔远刻”。字迹细如蚊足;笔划却清清楚楚;颜色是黑的。
又刻了一个篆字图章;文字是“初平山人”;颜色是的。
总计在一条船上;共雕刻了五个人;八扇窗;还有竹篷、船桨、茶炉、茶壶、长卷、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篆字图章共三十四个字。
然而计算它的长度竟然不满一寸;这是挑选长而窄的桃核细心雕刻而成的。
啊!技艺也真神奇啊!
通假字解析
- 有奇:同“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 衡木:同“横”,表示横着的意思。
- 诎右臂:同“屈”,表示弯曲的意思。
一词多义解析
- 奇: 形容词用时表示奇妙、奇特;名词用时表示零数、余数。
- 为: 动词用时表示做、雕刻;名词用时表示是。
- 端: 形容词用时表示直、正;名词用时表示一头。
- 可: 副词用时表示大约;动词用时表示可以。
- 之: 助词用时表示的;代词用时表示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