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花果,在拥有着深厚的栽培历史,其营养价值丰富,因此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也为果农带来了不错的经济效益。要促进果树健康成长,提高果实的产量和品质,果农们必须掌握一定的栽培技术,并实施严格的栽培管理,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得到妥善处理。
一、施肥要点
(1)基肥施用:通常在无花果落叶后的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进行,选用腐熟的厩肥效果最佳。可开出宽度和深度均在30至50厘米之间的施肥沟,位于行间或株间,将基肥施入其中。
(2)追肥策略:由于无花果的枝叶生长与果实发育是同步且相互依存的,因此每年需追施5至6次肥料。若基肥充足,首次追肥宜在5月份新梢旺长时进行,以氮肥为主,每亩用量控制在15至20公斤之间。在8至10月份的果实成熟期,应及时追施2至3次三元复合肥。
喷施0.3%至0.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于无花果上,有助于增大果实、减少开裂。
二、科学灌溉
无花果的根系发达,抗旱能力强,但不耐涝。全年浇水3至5次即可,关键是要在萌动前、新梢速长期、果实生长发育期以及土壤封冻前做好浇水工作。在夏季高温季节,可根据土壤墒情进行适时浇水,但单次灌水量不宜过多。
特别是在果实成熟采收期,需保持稳定的适宜土壤湿度,以避免裂果现象的发生。雨季则要注意排涝,确保雨后无积水,并及时松土。
三、树形管理与修剪
(1)整形:无花果的整形修剪相对简单,可采用多主枝自然开心形或纺锤形等树形。多主枝自然开心形全树留3至5个主枝,直接在主枝上着生结果枝组。而纺锤形则全树保留10至15个主枝,在中心干上呈螺旋状上升排列。
(2)修剪:由于无花果枝条疏松,剪口愈合较慢,因此在修剪后需对剪口及附近枝条采取保护措施,如涂抹愈合剂等保护剂。对于小枝,可适当提高短截部位,加长剪留长度。
四、病虫害防治措施
无花果的病虫害相对较少,但桑天牛是一种常见的危害较严重的虫害,它会蛀食树干和大枝。防治方法主要是在每年的6至7月份成虫产卵期进行人工捕杀,或用毒杆堵塞虫孔以毒杀幼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