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乃宋代大词人晏殊的杰作,传颂千古。此词以深秋怀人为题,历来被誉为宋词之佳作。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将此词中“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几句与柳永、辛弃疾的词句相提并论,喻为治学的三种境界,足见其声名之盛。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槛菊之烟带愁,兰叶之露似泣,此乃秋晓庭圃之景致。闺中之人,透过栏杆观此景象,心中忧思如菊兰之露水般涌现。罗幕内感觉轻寒,而燕子已成对飞走,离别之情愈发浓烈。明月不识离别之苦,但斜光却从夜晚一直到天明,穿透朱户。
昨夜西风劲厉,凋零了碧树,孤身登高望远,将天涯路途尽收眼底。主人公内心深处的思念之情,如泉水般涌现,她欲以彩笺与尺素传递情感,但山长水阔,不知归处。
此为相思怀人之词,晏殊的代表作之一,亦为闺情词中的佳篇。
起句中槛菊、兰的景象融入主人公情感,借景抒情,以主观情感移于客观景物之上,展现出一种凄迷、悲凉的心境。罗幕轻寒与燕子的形成对比,更显主人公的孤寂之感。明月斜光之句则以无理的埋怨表现了主人公彻夜无眠、煎熬于离恨的情景。
下片通过高楼独望之景,生动地表现了主人公欲罢不能、望眼欲穿的神态。“昨夜西风凋碧树”等句写今晨登高望远之景,表现了主人公对情人的深切思念与目光所及之处。其间虽有萧瑟之感与失落之情,但更多的是一种心灵的畅与开阔的胸襟。
主人公望尽天涯路仍不见心上人,只好寄情于彩笺与尺素之中。既有深情缠绵的相思之情,又有朴实无华的心意。然而面对山长水阔的无奈现实,不知该往何处寄出心中所思。此二句将书信难寄的可悲现实与音书寄远的愿望对照起来,形成了情感上的鲜明对比,并戛然而止,留有韵味无穷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