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阐述:
1. 在具体环境中进一步加深对两条直线垂直关系的理解,并学会用特定符号来标示这种关系。
2. 掌握使用三角板、量角器以及方格纸等工具绘制垂线的方法,通过实际操作活动,探索并理解垂线的一些基本特性。
3. 认识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性和创造性,感受数学的精确性。
教学内容重点与难点:
重点:熟练掌握并运用工具,按照要求准确绘制垂线。
难点:运用垂线的性质进行合理的推理和计算,并能够清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情境创设:
设想一下,当两根细木条被钉在一起并开始转动时,它们之间相邻的两个角的大小关系是如何变化的?从这个变化中,我们能否发现一种不变的数量关系?我们还将探索一种特殊的位置关系——垂直。
注意:学生已经在小学阶段学过垂直和画垂直线的基础知识。
任务要求:
进一步丰富对垂直的认识,明确其定义、表示方法以及性质。在方格纸上,能够熟练地画出垂线。
例题设计思路:
通过引导学生从位置关系中发现数量关系,再利用数量关系来描述位置关系。鼓励学生借助图形来分析问题,找出正确答案,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要求学生能够清晰、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推理过程。
总结与思考:
(1) 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具体条件是什么?如何用符号来表示两条直线垂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