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讨论幼小衔接的话题时,我曾提及一个观点:在学龄前阶段,我们不应过早地强调孩子的书写训练,而是让他们熟悉握笔的姿态和作业的流程,避免过度训练。这一观点似乎在社区中引发了较多的讨论。
我深知书写的重要性,与大家一样,我对此事抱有高度的重视。
对于年幼的孩子,他们的手部肌肉尚未发育完全。若过度训练,其实并不利于他们的成长。有研究表明,硬笔书写需要手心及手臂上的多块肌肉协同作用,对手指、手腕的力量和灵活度,乃至肩膀和前臂的肌肉都有一定要求。
在孩子还未具备这些必要条件时,过度追求书写的“质量”,实则是拔苗助长之举。
谈及书法名家,如等,曾有人求教于启功先生关于执笔的技巧。启功先生直接提出:“依照个人的手感舒适且写出的字优美来决定执笔方式。”这体现了书法中以自然、舒适为先的原则。
启功先生执笔的方式被广泛传颂,而林散之大师作为一代书法大家,被誉为“草圣”,其晚年采用的执笔方法也与现代硬笔执笔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母爱箴言】
这些经验之谈都是经过时间的沉淀和众多书法爱好者的实践所总结出的。对于硬笔书写,重要的是执笔是否能使字迹工整、坐姿舒适、持笔持久而不感肌张。而对于软笔,其更强调的是书写的灵活性和是否能写得出色。
不论是硬笔还是软笔,关键在于找到适合自己的执笔方式和书写方法。只要书写时感到舒适、自然,那便是最佳的书写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