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一环,是仲春之始,也被称为“启蛰”。阳光渐暖,春雷初响,万物复苏,生机盎然。随着天气的变化,的肝阳之气逐渐上升,阴血相对不足,因此养生之道在于顺应肝木的升发之性,同时适当滋阴,以保持身心舒展畅达。
那么,如何顺应惊蛰的气候变化来保养身体,减少疾病的发生呢?又有哪些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呢?《个人健康手册(二十四节气·惊蛰篇)》为您一一解答。
饮食篇:少酸多甘,以养肝健脾
在惊蛰时节,饮食应以少酸多甘为主。肝主春,与春气相通应。此时肝气旺盛而肾气较弱。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酸性食物过多则易致肝气过旺,影响脾胃功能。应少食酸味食物,多食甘味食物以养肝健脾。
甘味食物不仅指甜食,还包括具有滋阴润燥、补气养血健脾功效的其他淡味食物,如山、大枣、大米、小米等。惊蛰后时令野菜丰富,营养价值高,可适当多吃,如荠菜、苦菜、马兰头等。
衣着篇:适时增减,以防“倒春寒”
惊蛰天气冷暖交替,昼夜温差大。应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物,“春捂”以防止“倒春寒”。尤其是头颈、耳鼻、手腕、腰腹、小腿等部位要着重保暖。老年人和其他抵抗能力较弱的人群更需做好保暖措施,以防呼吸道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运动篇:踏青出游,调和身心
惊蛰期间,春暖花开,空气清新,适宜进行户外运动。可以选择散步、慢跑、八段锦、太极拳等和缓的运动方式。放风筝也是不错的选择,可以在享受大自然美景的同时锻炼身新陈代信。
心理篇:调畅情志,保持乐观
春季肝阳上亢,情绪易波动。要重视调畅情志,保持心胸开阔、乐观开朗的心态。多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户外活动。天气渐暖时更应该保持良好的情绪以利于身体的和谐与健康。
在惊蛰时节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 惊蛰时节应注意预防哪些“外邪”的侵扰?
- 如何通过饮食来滋阴润肺并预防的发生?
- 在惊蛰时节最佳的户外运动项目是什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