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认为,家庭影院针对的是特定消费。这个的人群特征如下:
他们对于观影体验有着较高的追求,愿意为更好的观影效果投入更多的资金和精力。他们通常拥有一定的空间和预算来搭建家庭影院,包括购买投影机、音响、幕布等设备。他们还可能具备一些技术知识和兴趣,以便于进行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维护。
恰好,以上的特点我全中。早在2005年,我就已经买了自己的第一台投影机:SANYO Z1,记得这台02年发布的机器当时价格刚好是一万出头。
15年转眼就过去了,这台老伙计勤勤恳恳从不懈怠。只要我愿意打开电源键,Z1就可以陪伴我度过观影时光。除了换过一个灯泡之外,没出过任何问题,即便是15年后的今天一样能正常工作。
除了Z1,当年组建的影音室里的其他设备包括马兰士功放、ELAC(亿力)5.1卫星音箱等。这些设备共同构建了我的家庭影院基础。
而当年构建在阁楼的影音室,Z1的播放源主要来自于DVD。这些年收藏的碟片都通过先锋DVD机+马兰士功放+ELAC卫星音箱的组合播放,最终由Z1投其实尺寸还不到100寸的白墙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大屏幕启蒙”的影响一直伴随着我直到现在。我认为“大”才是,同等价格上,我是比较倾向于画质细腻和大尺寸的。虽然对SONY家的75寸以上电视垂涎已久,然而钱包并不允许我冲动消费。直到有一天,客厅工作的老电视55寸等离子出现了黑色竖线,我才知道,是时候进行升级了。
在搜索学习了本站的优秀文章后,我最终选择了明基W1120作为新的投影机。没有直接上4K投影机的理由也很简单,就是穷。这台机器的优点很多,价格虽然一直没怎么降下来,但是跟其他理财产品比起来,性价比还是相当高的。
关于这台机器的详细评测文章在本站有很多,我就不再画蛇添足了。关于家庭影院的搭建,我也参考了很多大神的经验和文章,比如贫民种草指北、小小老本等。在他们的指导下,我成功地将家庭影院的主要框架搭建完成。剩下的就是线材、播放器等周边设备的配备了。
新的家庭影院给我带来了极大的快乐和满足感。无论是看演示片、经典回顾、动作片、枪战片还是剧情片,“大”都是。我可以随时重温那些经典的瞬间,感受那些美好的回忆。同时也可以随时享受新的电影和剧集带来的快乐和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