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二首》之首篇
王昌龄的诗作
秦时明月映照着汉时的关隘,漫长岁月征途战士还未归还。
这首《出塞》引发了多少读者对于古代战士征战与历史的深沉思索。特别当其谈及那句关于边防之事,更引得大家一番关注:到底应该如何正确读出“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教”字?
探究诗的每一个字,常常能够揭示古人的心境和历史的轨迹。就“教”字而言,它究竟读作jiao(一声)还是jiao(四声)呢?
今日,让我们一同探索一个既实用又易于记忆的解读方法。
王昌龄的这首诗,属于古典诗歌中格律诗的范畴。格律诗,其特色在于遵循一套严格的格式和音律规则。
提及“教”字的读音问题,我们可以尝试从诗句的音韵平仄入手。何为平仄?平声指的是一、二声,而仄声指的是三、四声。
在格律诗中,有一个重要的规则叫做“联内相对”。那么,何为“联内相对”呢?
“联内相对”即指上下两句诗句的平仄相反。在诗句中,第二、四、六字的平仄必须相互对应,其余字则可适当放宽限制。
针对本诗中的“教”字,我们观察其在诗句中的位置。它恰处于诗句“不教胡马度阴山”的第二字上。
相对应地,上句的第二个字是“使”,为仄声。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与“使”这个仄声字相对的“教”字,应当是平声。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在《出塞》中,“不教胡马度阴山”的“教”应当读作jiao(一声)。
让我们再来分享一些您所发现的古诗词中那些容易被忽视或者误读的读音,以此相互学习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