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竹子的优美句子 体现竹子风骨的诗句

2025-01-2111:12:33常识分享0

竹,身姿显露其宁折不弯的独特气节,与梅、兰、菊并称“国画四君子”;其傲雪凌霜而翠绿依旧的姿态,又与梅、松同誉为“岁寒三友”。自古以来,竹之品性深受诗人们的赞誉。

首推,便是唐代王维的《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感悟:王维之诗,以其唯美的画面感令人陶醉。此诗描绘了诗人于月夜竹林之中,弹琴长啸的情景,明月相伴,竹风相依,真是何其幽雅!

其次,为清代郑燮的《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根深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仍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感悟:此诗以石缝中的翠竹为喻,展现了其不畏风吹雨打的坚定信念,尽显其顽强生命力。

再有,是唐代刘禹锡的《庭竹》。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

君子般风姿,无处不相宜。

感悟:刘禹锡以竹喻人,传递出其乐观向上的精神与强大的生命力。

接着,宋代苏轼的《於潜僧绿筠轩》也是佳作。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感悟:苏轼的诗文,景、情、理交融。诗人对竹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再来看元代王庭筠的《绝句》。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今夜月明净,不肯下西厢。

感悟:此诗以竹影、梅花、明月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清幽的氛围。

此外,唐代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值得一读。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感悟:此诗以动衬静的手法描绘了深山秋景图,令人心生向往。

此外还有,唐代刘禹锡的《斑竹枝》和元稹的《斑竹》,都是借由具有传奇色彩的神话故事来表达情感。

继续看这首,明代朱元璋的诗《咏竹》。

雪压枝头低,虽低不着泥。一朝红日出,依旧与天齐。

感悟:此诗以竹喻人喻世,传递出无论遭遇何种困境都能保持本色的精神。

最后推荐,清代诗人郑燮的《新竹》。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感悟:此诗以新竹与老竹的关系为喻,阐释了青出于蓝胜于蓝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