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正月二十九的“拗九节”,老辈的“吃1物”传统习俗,背后蕴怎样的智慧与文化?
古语有言:“新岁未出月,节日依旧在。”这其中的正月二十九,乃是农历一月的最后一个传统节日。在我国古代,数字“九”被视为极数和吉利数字,如“九九归一”、“九九登高”等。而正月初九被尊称为“天日”,正月十九则有“中九节”之称。而正月二十九,则被称为“后九节”,谐音“拗九节”,其背后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俗话说:“拗九节饮粥,健康无忧。”老辈人在这一日有一个特殊的习俗——吃“拗九粥”。那么,这一传统是否有其道理呢?其实,很少有人知道其背后的故事。
“拗九节”不仅是一种饮食习俗,更是孝道的表达。在这一天,许多家庭会熬制一锅香浓的粥品,送给父母或长辈。这寓意着在新的一年里,父母和长辈身体健康、平平安安。这是对老人的一种深深的敬爱和孝道的体现。也正因为如此,有人将“拗九节”称为“孝顺节”。
蔬菜小米粥的制作步骤:
1. 小米用清水冲洗两遍,随后用温水浸泡十分钟,以便更好地煮熟和增加粥的黏稠度。
2. 准备各种蔬菜:油麦菜切碎、洗净的香菇去蒂切丁、胡萝卜切小丁,并备好枸杞。
3. 在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烧开,倒入小米煮至沸腾后转小火,慢慢熬制。此步骤十分重要,正如俗话所说,“慢工出细活”,小米粥经过小火熬制会更加美味。
4. 约二十分钟后,加入适量盐调味,再加入香菇丁、胡萝卜丁和枸杞,搅拌均匀后继续熬煮五分钟。随后加入油麦菜并迅速关火。注意不要让油麦菜煮太久,以免变色。
八宝粥的制作方法:
1. 提前一晚浸泡八宝粥的材料,包括芸豆、绿豆、红小豆、花生等,使材料颗粒饱满。
2. 加水量的控制也是熬制美味八宝粥的关键之一。
3. 砂锅烧开后转中小火继续熬制四十分钟。过程中需注意防止溢锅和糊锅。
4. 加入桂圆、红糖和大枣后继续熬煮二十分钟即可。
历来重视孝道,“百善孝为先”。正月二十九这个鲜为人知的“拗九节”,更是被赋予了“孝顺节”的特殊意义。通过这一日的“喝粥”习俗,人们不仅表达了对于长辈的敬爱,也传承了深厚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