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地区网络新闻再度掀起。随着新学年的开启,一种名为“假水”的玩具成为了孩子们的新欢。不少声音传出,对此类玩具的安全性提出了质疑。那么,这“假水”究竟是何物?它又存在着哪些潜在风险呢?
“假水”风靡校园 安全问题引发关注
“假水”对于小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其外观包装各式各样,内含的液态胶体物质色彩斑斓、气味诱人。这种玩具似乎并未获得家长的青睐。许多家长表达了对孩子玩这种玩具的担忧,“里面肯定含有一些添加剂,对孩子来说可能不安全。”一位当地市民表达了她的顾虑。
学校周边“假水”销售火热
尽管家长们心存疑虑,但记者实地探访发现,“假水”玩具在学校的商铺和文具店中销量颇为可观。这些玩具的大小、价格各不相同,小瓶的仅需一两元,大瓶的也不过七八元。其外包装甚至模仿花露水等常见产品,样式繁多。记者注意到,部分“假水”的外包装上缺乏关键的厂家信息和产品成分信息。
“假水”真的危险吗?店家提醒切勿食用
在走访多家商店时,记者发现关于这些“假水”的具体成分几乎一无所知。商家在售卖时通常会提醒消费者这东西不能吃。部分产品的外包装上也会出现禁止食用的标识。对于玩具中的具体成分,商家们也表示并不清楚。
专家检测证实“假水”含硼砂
网络上关于“假水”不安全的说法越来越多,主要源于其被检测出含有硼砂成分。为了验证这一说法,记者找到了鲁东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的副教授郑慧。经过对多款“假水”的快速检测,结果显示所有样品均含有硼砂。根据郑教授的计算,检测出的样品中硼砂含量超出了玩具标准的300mg/kg的限制,至少一倍以上。
揭秘:为何“假水”中掺入硼砂?
硼砂的应用广泛,但因其毒性,产品对其使用量有严格限制。那么,为何这些“假水”玩具中要加入硼砂呢?郑教授解释说,硼砂能提升玩具的可塑性。常见的胶水流动性强但可塑性差,加入含硼砂的清洁剂或原料后,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增强其可塑性。人一旦误食这种含有硼砂的玩具,可能出现头晕、干呕等不良反应,并对造成一定程度的腐蚀。
医生解读硼砂中毒风险
硼砂的毒性不容小觑。成年人摄入1至3克可能中毒,超过10克则可能致命。对于儿童来说,摄入量更少就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急诊科姜善红医生表示,硼砂中毒的症状包括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以及腹痛腹泻等。特别是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玩这种玩具确实存在安全风险。医生还指出,硼砂中毒没有特效解毒方法,且容易在体内积蓄难以。
家长须知:如何保护孩子远离风险?
面对这一潜在的安全隐患,家长们应当加强对孩子的监管工作。医生建议尽量让孩子远离这种玩具,以降低安全风险。记者将持续关注这一事件的后续发展,包括这些玩具的来源、除硼砂外还有哪些潜在物质以及此类假水玩具是否有相关生产标准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