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秋璇老师的万字格教育理念
【独体字】独到之处
独体字多以其独立而鲜明的形态展现,它们通常由古代的图画演变而来。每一个字都是一个完整的形体,简单而形象。例如“王”、“井”、“天”、“木”等字,都体现了象形与指事的智慧。
字形布局规律:
独体字的结构舒展,四平八稳,其重心与格子中心恰好重合。主要笔画大多与轴线重合或平行,显示出其结构上的均衡与和谐。
【上下构形】 上下协调之美
从字名便可理解,这种结构由上下两部分组成,是汉字中常见的构造方式。
布局特点:
在结构上,上半部分通常位于横轴的上方,下半部分则位于横轴线下方。字的中轴与格子的竖轴线相吻合,给人一种稳重的感觉。
【上中下构形】 三段之韵
这种结构的字大体由三部分组成,从上至下书写。从结构上看,若非“束腰”便是“展翅”,也就是说中间部分收则上下放,放则两头收。如“苦”、“草”、“鲁”、“高”、“算”等字便体现了这一特点。
占格规则:
不论字的收放如何,它基本都位于“菱形格”中。在舒展时不会超出左右两极,伸展时不会超过上下两极,且其重心始终在竖轴线上。
【左右构形】 左右之妙
左右构形的字由左右两部分组成,是汉字构造中的常见形式。
占格规律:
左右结构的字并不一定分布均匀,大多数是左窄右宽,如“洞”、“流”等字。其左部菱形左侧的虚线,下方则踩在菱形下部的虚线上,右部遇到线条则停止。
【左中右构形】 三方之衡
左中右构形由三部分组成,这种多结构字的非常讲究,长短、收放各具特色但又和谐统一。
占格规律:
尽管字形复杂,但整体看起来井然有序。除了特别舒展的“捺”外,其他笔画都不会超出菱形虚线。中间部分基本落在竖轴线上,以“收”为主,左右部分则虚线,显得顶天立地。
【品字构形】 三重之韵
品字构形又称“三叠字”,由三个相同的部件叠加而成,形状类似品字。如“晶”、“众”、“鑫”等字就是这种构形的典型代表。
占格规则:
这类字的上部分居中位于横轴之上,下面部分则分别位于竖轴两边,以支撑上方部首。整体重心落在竖轴线上,呈现出稳定的结构。
【半包围构形】 围而不堵之妙
半包围构形的字给人一种围而不堵的感觉。“麻”、“司”、“还”等字就是这种构形的例子。
占格规则:
这种字的笔画较为舒展,特别是“撇”、“捺”笔画较多。虽然“撇”“捺”纵横出界,但整体重心依然稳稳当当在竖轴上,呈现出一种既危险又安全的态势。
【全包围构形】 四方之固
全包围构形的字四面合围,多呈长方形。如竖长的“国”、“因”、“园”等字就是典型的代表。少数则为扁长型如“四”、“回”等字。
占格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