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桂花诗篇:桂花绽放仲秋时,香飘月宫夜未央
秋日微风初起,桂树随之绽放。
桂树自古为南方珍稀树种,古时帝王为求建筑良材,常穷尽疆土森林。
先秦时期,桂树便是名贵的建筑材料,其树干笔直,纹理细腻,被誉为木中之王。
桂树四季常青,多生长于高山之中。《山海经》有述:“南山经之首曰鹊山,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虽难以确切知晓招摇之山的现址,但秦朝的《吕氏春秋》中也提到了桂树之美,可见其自古以来便倍受珍视。
《山海经》又载:“桂林八树,在贲隅西。”经考证,此八颗大树的所在地,今日位于广州番禺。
战国时期的屈原在其《离骚》中多次提及桂树,以其高雅贵重为人们所知。流放湖南的他,以桂树象征其高洁品质,如“奠桂酒兮椒浆”,“结桂枝兮延伫”。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当时的湖南山区亦产桂树。
到了宋朝,李清照的词中提到了桂花,说明当时的人们对桂花的关注与喜爱。而后来者更是以桂花为主题,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
桂花因其珍贵的品质和馥郁的香气,被古人视为仙家之物。其香气四溢,具有散寒破结、化痰止咳的功效。
每逢仲秋八月,秋风起时,明月高悬,桂花便随之盛开。这种与月亮有着特殊联系的桂花,成为了文人墨客笔下的常见题材。
汉武帝将南方的桂花移植到北方后,桂花在唐朝时已普及南北的山林与庭院。关于月亮和桂花的传说与故事多起源于汉唐之间。
每当桂花飘香之时,人们常在凉色下赏花谈心。即使是在山林中的楼台,人们也会种植大量的桂树,为的是在秋夜赏月时,能享受那最迷人的桂花香气。
坐于桂花树下,高人谈宇宙人生,花香不语。只是静静地闻着桂花香气,让香气涤荡身心。
《秋日作》一诗中描绘了女子在桂花飘香的季节里思念远方的情愫。而另一首诗则展现了桂花繁盛时带给人的春天般的美好。
桂花以其独特的香气和美好的寓意,成为了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是自然的恩赐,更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