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12月5日的早晨,让我们共同关注一种自然存在于水果、蜂蜜等食物中的糖类——果糖。不仅如此,日常中我们常饮的饮料、享用的甜点等食品中,其含有的果葡糖浆、玉米糖浆的主要成分亦为果糖。果糖与葡萄糖虽然拥有相同的分子式,却在内展现出了不同的结构和代谢方式。
关于果糖的摄入,我们必须认识到其潜在的风险。过度的果糖摄入不仅可能引发胰岛素抵抗,导致体重增加,甚至还可能与癌症的发生有所关联。过往的研究中,有一种观点被频繁提及,那就是果糖可能与的加速生长存在某种联系。
具体来说,高水平的果糖能够促进多种类型的癌症进展。有研究显示,某些癌变展现出果糖转运蛋白水平上升的特征,这意味着它们能够更有效地吸收果糖。这一观点的背后隐藏着两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科学问题。
不同于葡萄糖在体内的广泛存在,循环系统中的果糖含量相对有限,这使癌细胞在获取果糖时面临挑战。果糖的结构中含有一个酮基,但许多癌细胞缺乏酮己糖激酶-C(KHK-C),这导致它们无法稳定地利用果糖。
最近《自然》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新论文为我们揭示了果糖促进癌症的新机制。研究发现,癌细胞并不需要直接代谢果糖。相反,它们间接地依赖肝脏产生的果糖代谢产物——溶血磷脂酰胆碱(LPC)。这一代谢产物有助于维护细胞膜的功能并支持的营养需求。
这一发现让研究者们对未来充满了期待。他们希望能够在人类身上进一步探索果糖摄入量增加与癌症发生之间的关联。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癌症发病年轻化的趋势似乎与年轻人过量摄入果糖的现象相吻合。这其中具体联系的深浅,还有待更多的研究数据来揭示。
参考文献:
[1] 《通过跨器官脂质转移间接增强生长的果糖摄入》。该研究发表于《自然》杂志(2024年)。DOI:/10.1038/s4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