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的意思含义是什么 朔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2025-01-2202:10:54综合资讯0

“依”字是一个会意兼形声字,源于甲骨文。文字描绘了一个人穿着衣物,里面则包裹着另一个面朝左的人的形象,寓意着人类依靠衣物来取暖,同时“衣”字也兼作表声。经过隶书的演变,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见的“依”字。

在《说文解字》中,对“依”的解释为:“依,倚也。”表示依靠、倚靠的意思。从人的角度出发,依字体现了人类对于衣物的依赖,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靠。这在东方朔的《七谏》中有所体现:“余生终无所依。” 描述了人对于生活归宿的寻求。

“依”字的含义不仅限于此。它还可以引申为傍着、贴近的意思,就如同王之涣在《登鹤雀楼》中所描绘的景象:“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这里的“依”字表达了太阳与山之间的亲近关系。

“依”字还有顺从、顺随的含义。如在《庄子·养生主》中的“依乎天理”,便是顺应天理自然和事物固有的本质的体现。

“依”也可以引申为按照、根据的意思,如我们常说的“依计”、“依样画葫芦”等。这些都体现了“依”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再来看“仰”字,它也是一个会意兼形声字。从小篆中可以看出,该字由人形和“卬”声组成,代表着人抬头朝上的动作。隶变后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见的楷书“仰”字。

在《说文解字》中解释道:“仰,举也。” 表明了其本义为抬头向上。如《易经·系辞上》所述:“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 展现了古人对天文的观测。

在古代,当人们面对尊敬的人,尤其是君主、圣人时,他们会跪下并仰视对方。这种仰视的动作逐渐引申为敬慕、佩服的含义。例如,“高山仰止”这个成语便是比喻对崇高品德的仰慕。

“仰”字还在旧时的公文写作中作为敬辞使用,下级对上级行文时常用“仰请”、“仰祈”、“仰恳”等词,以表示恭敬与切望。“仰”字也引申为依赖、仰仗的意思,正如《墨子·七患》所言:“五谷者,民之所仰也。” 体现了人们对五谷等生活必需品的依赖。

(关于“依”字,康熙字典中有更详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