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谢小楼解读
近日细读《唐诗三百首》,被李白的《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深深吸引。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李白
暮色降临,我自碧山下,随行有山月。
回首来时路,苍苍翠微中。
寻访至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掩小径,青萝拂衣衫。
欢言得休憩,美酒共饮醉。
歌声随风起,星河渐稀微。
我醉君更乐,忘机共陶然。
通释浅析
此诗题意明确,李白下山拜访斛斯山人并在其家中留宿,斛斯山人设酒款待。全诗内容与题目相映成趣,句句呼应。
暮色降临我自碧山下,随行的山月仿佛在与我同行。碧山即终南山,此句描绘了黄昏时李白从终南山上下来,青山与明月相伴的情景。
回首来时路,苍苍翠微中。此处描绘了诗人回望来时的路途,青山苍茫,翠色横陈的景象。
后续诗句描绘了诗人与斛斯山人的交流与欢聚,以及共饮美酒、长歌抒怀的场景。整首诗洋溢着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共饮同醉的欢乐气氛。
赏析点滴
李白此诗天马行空,不受拘束,却能浑然天成。细细品读,可见其高超的写作技巧。首句“暮色降临我自碧山下”为全诗定下了基调,以“山月随人归”为引子,引出后面的叙述。全诗叙事流畅,映照顿挫,妙不可言。
诗人善于运用景物描写来烘托气氛,如“绿竹掩小径,青萝拂衣衫”,既写出了环境的幽静,又暗示了斛斯山人高雅的品味。通过这些景物描写,诗人成功地塑造了斛斯山人的隐士形象。
诗人还善于通过情感表达来引发读者的共鸣。如“我醉君更乐,忘机共陶然”,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饮同醉、忘却世俗烦恼的愉悦心情。
感发思考
读此诗,不禁让人思考何为真正的。李白身上的不仅体现在他与天地万物的共情,更体现在他与志趣相投、品行高洁之士的交往中。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我们是否还能保持那份与天地万物共情的?
李白的是一种由内而外散发的特质,是他的气质、神韵。而现代人已不识,将误解为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这实在是可惜可叹。
诗中李白所展现的特质,是我们所向往的。在忙碌的生活中,我们也应寻找那一份,与自然、与他人、与自己和谐共处。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