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依旧嘹亮,夏日的时光显得格外悠长。蝉鸣不断,成为了这个季节独有的语言。
如今的人们或许会认为蝉鸣有些聒噪,甚至感到不胜其烦。对于小茉来说,蝉鸣声中总是能唤起她对童年的回忆。夏日午后,那不经意的蝉鸣,仿佛是一个时光机,将她带回到那无忧无虑的年代。
喜欢蝉鸣的不仅仅是小茉。自古以来,骚人墨客们也常常在蝉声中寻找灵感。虞世南的高洁远大在蝉声中得以体现,王维的诗意生活也与蝉鸣息息相关。每一声蝉鸣,都仿佛在诉说着古诗词中的韵味。
六月的天空,火云散去,蝉儿在树梢上鸣叫。这鸣叫仿佛是明·赵璜笔下的情景,夏天因此变得灿烂且热烈。知了虽小,却有着巨大的能量,它们的鸣叫响彻晴空,让人无法忽视。
蝉噪林静,鸟鸣山幽。这仿佛是南北朝·王籍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而小茉却能从中学到生活的哲理。倚杖伫立在柴门之外,迎风细听暮蝉的吟唱,这便是唐·王维笔下的闲适生活。
艳花与竹子,凡鸟与鸣蝉,诗人司空曙在对比中表达了自己隐居生活的态度。而小茉在听闻蝉鸣时,也能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与希望。
早蝉的鸣叫最先被闲人听到,它的声音总能引起人们的愁意和思乡之情。而陆游的诗篇中,蝉鸣成为了送别和告别秋天的象征。在苏轼的词中,虽然景色带有萧瑟之气,但他仍能在山林掩映中发现欣喜与希望。
杨万里的诗描绘了落日、暮蝉和垂杨的景象,而小茉在听闻蝉鸣时,也能感受到诗中的情感。雨后的荷塘,浓香四溢,岸边的垂柳和蝉鸣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昼长夜深,翁森的诗描述了读书时的情景。白昼蝉鸣相伴,深夜萤火虫飞舞。而小茉在读书时,也能感受到这份宁静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