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工程中,防水工程虽不显眼却至关重要,尤其是一些特殊部位的防水处理更是考验工艺和细节。
1. 电梯井及集水坑防水
电梯井及集水坑的基层阴阳角需做成≥50mm的圆弧或呈45°(135°)的八字角,以确保阴阳角、立面内角、外角以及施工缝均覆盖500mm宽的附加层。对于第二层防水卷材,我们选用带有砂粒的材料,便于后续防水保护层的施工。
2. 外墙后浇带防水处理
地下室的外墙后浇带在开始防水施工前,需先进行卷材保护层的施工。在铺设外墙卷材时,我们会先在预制板外侧设置一层防水加强层,然后继续铺贴大面的卷材。在绑扎墙体钢筋时,我们使用附加筋将止水钢板固定在墙体中间。
3. 底板后浇带细节处理
底板后浇带处先铺设防水卷材的附加层,随后再铺设大面的卷材。在绑扎底板钢筋的过程中,我们利用附加钢筋将橡胶止水带和钢止水带分别固定在底板后浇带的底部和中间位置。
4. 外墙防水卷材的搭接
在开始铺设外墙卷材前,需先揭开接槎部位的卷材并清理干净表面。如有局部损伤,应先行修补再继续施工。两层卷材应错槎接缝,保证错开距离不少于350mm,且上层卷材需覆盖下层卷材。每幅卷材的搭接长度,无论是长边还是短边,都应不小于100mm。
5. 外墙散水及防水收口
防水收口位置设在距室外散水150mm处。此处先用3mm×25mm的金属压条以钢钉固定(间距为200mm),固定后再用密封胶封住上口。散水与外墙之间留出30mm宽的缝隙,使用嵌缝油膏进行填实处理。
6. 施工缝的止水钢板运用
止水钢板的凹面应朝向迎水面,转角处的止水钢板需制成45°角,并居中布置。对于橡胶止水带及钢板橡胶止水带的处理方法与外墙散水防水的做法相同。
7. 施工缝止水条的安装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于施工缝部位埋设30mm×10mm的木条,并沿墙厚居中留出宽30mm、深10mm的通长凹槽。混凝土接缝前将止水条放入凹槽内并用水泥钉固定。所使用的遇水膨胀止水条应具备缓胀性能,7天的膨胀率不应超过低膨胀率的60%。
8. 墙体竖向施工缝的防水措施
在支设结构模板时,将止水带的中间部分固定在木模上的特定位置。同时用钢丝将止水带的翼边固定在侧模上。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再拆除模板并固定另一翼边。这样确保了墙体竖向施工缝的防水效果。
9. 柔性穿墙管迎水面防水做法
大面积防水卷材铺贴前,先安装带有止水环的设备管道,并确保其外径比套管内径小4mm。设备管道与套管之间的缝隙用沥青麻丝和聚硫密封膏填实。接着将防水卷材收口嵌入缝隙中并用聚硫密封膏密封,最后再设置一层矩形加强层防水卷材。
10. 螺栓孔眼的细致处理
拆模后取出预埋的垫块,沿混凝土结构边缘割断螺栓。对割断处进行防锈漆处理后嵌入防水油膏(嵌入约三分之二)。最后使用聚合物砂浆将螺栓眼抹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