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在KTV里偶然点播了一首歌,它的旋律触动了你内心深处,让你在演唱中情不自禁地泪流满面?
你是否曾在与友人的交流中,因过度思考而误解了他们的言外之意,从而引发了一场误会和闹剧?
你是否时常回想起过去的过失或不易,陷入自责或自怜的情绪中无法自拔?
如果有这样的经历,或许你也是高敏感人群的一员,也就是人们的“情感丰富者”。你对自己这样的感受有什么看法呢?
最近阅读了一本书名为《思考者》的作品,书中讲述的思考者其实就是指高敏感人群。这类人群往往被外界误认为难以相处,情绪波动大,常常显得神游物外。这也使得这类人群有时会觉得自己与格格不入,行为在他人眼中显得古怪。
世界上哪有一模一样的人呢?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只是习惯了将大多数人共有的特质定义为正常,而将与众不同的特质视为异类。对于高敏感人群来说,他们只是更加善于使用右脑思考,更敏感、更脆弱,但也更加细腻、充满爱意。
书中对思考者的描述让我意识到自己也属于这一类人,比如感觉灵敏、情感丰富、思维缜密等。我并不认为这样的自己有什么不好,反而觉得这样的特质让我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充满了人情味。
回想过去,那时的我们刚刚新婚不久,还住在简陋的楼房里。一次我因某些原因发起了脾气,任性无理。然而我的丈夫似乎已经习惯了我这样的性格,他并未与我计较,只是静静地看着我。他轻轻拂过自己的脸庞的动作让我突然停止了发脾气,接着泪水不禁涌出。
在这时丈夫有些担心地问我:“怎么了?为何突然就哭了?”我带着哭腔道歉道:“对不起!我发脾气了。”他说:“没事儿,我并没有生气。但你是哪里不舒服吗?”我回答说:“不是身体不舒服,而是你的动作和表情让我感到你似乎很无辜。我意识到自己了。”
我认为这样的敏感让人可以更快地获取信息并迅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比如在看电视剧《一生一世》时,我总是会被某个细节触动内心而喜笑颜开或泪流满面。看一部剧仿历了主人公的喜怒哀乐。
同时我也发现,“质”的特质并非无趣。他们可以轻易地体会到各种角色的感受和情绪,拥有丰富的想象力。他们可以轻松地沉浸在各种人生体验中,这难道不是一种比任何东西都更有意思的经历吗?
举个例子来说明。我曾和宝宝一起读《学会冷静是一种超能力》这本书时提到书中的微笑表情时说:“宝宝你看这个姐笑得多甜啊!”而宝宝却淡淡地回答:“妈妈最漂亮。”我当时感动得心花怒放,与他分享这份美好的情感。
让我们不再对“质”进行片面评价吧。高敏感人群更懂得关怀、体谅和温暖他人。让我们为这类人群正名吧!
生活之所以美好是因为它承载了各种情感和经历。让我们在成长中体验快乐与悲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