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年前,陈晓旭与87版《红楼梦》的辉煌相隔不远,她在其中塑造的林黛玉形象已然成为了经典,这份演绎深,犹如她本人的写照。虽然陈晓旭已经辞世,每当人们谈及林黛玉时,她那端庄秀丽的形象仍旧浮现在眼前,仿佛林黛玉与陈晓旭已然合二为一。大约在1991年的秋天,陈晓旭以竹为喻,创作了一首古体诗,这首诗不仅道出了她的人生哲理,更蕴含了她对生活的感悟。
这首诗名为《石竹》,据传是陈晓旭在二十六岁时的佳作。诗中写道:
石竹生于山石间,
春露秋霜不改颜。
风骨卓然传千古,
传奇犹在人间传。
诗中并未使用华丽的辞藻,却以淡然的笔触描绘了竹子的一生。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陈晓旭对竹子坚韧品质的向往,以及她对实现人生价值的坚定信念。多年后回首往事,我们会发现陈晓旭的人生与这石竹的一生竟有许多相似之处,这不禁让人感慨万分。
细细品味这首诗,首句描述了竹子从石头缝隙中生长出来,展现了它的坚韧与顽强。这种坚韧在陈晓旭心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她认为做人便要学习竹子这样的品质。第二句则将竹子的坚韧与四季更替相结合,表达了竹子历经岁月洗礼依旧坚韧不拔的精神。这种精神激励着我们也要不畏困难,笑看未来。
再读第三句,这里赞美了竹子的一生。它不像落红一般归于尘土,而是成为了书简,刻上文字成为万卷书籍保存千秋万世。这既是对竹子伟大生命的赞美,也是对陈晓旭人生追求的写照。最后一句抒发了感慨,将竹子的作用和贡献深刻地表达出来。这句诗也寓意着竹子的传奇亦是陈晓旭的传奇,竹子的品格与陈晓旭的品格相互映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