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礼仪是人格魅力与道德情操的直观表达。对于中学生而言,接受文明礼仪教育不仅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个人成长与自我完善的内在需要。通过文明礼仪教育,能够培养中学生的健全人格,增强他们的交际能力,并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中学生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同时也是新时期社会道德规范的践行者。在中学阶段,个体的道德品质和世界观正在形成的关键时期,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引导中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行,是为他们未来成为社会栋梁之才奠定坚实基础。
从班的视角来看,初中生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不断深化的新课程强调学生个性的完善,而培养文明礼仪的行为习惯则是学生健康成长与走向社会的必备素养。
1. 树立典范,引领风尚
(1) 以教师为典范。有句古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完格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力量,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不仅是文明礼仪教育的实施者,更是学生仿效的直接对象。一个谈吐文雅、举止端庄的教师,对学生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我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与学生交流时使用文明用语,要求学生不说脏话,自己首先做到。
我常对学生说,对于别人的帮助我们要心存感激。无论是从最亲近的人还是陌生人那里得到的帮助,我们都应该由衷地说声“谢谢”。在我的影响下,学生的文明礼仪意识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教师必须时刻树立文明礼仪的形象,做好文明礼仪的标兵,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激发他们的共鸣,从而让文明礼仪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
(2) 以文明学生为楷模。身边的同学是最佳的榜样和激励。他们与我们环境相似,条件相当,我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他们的行为。利用身边的同学榜样可以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激励我们形成不甘落后的风气。
在班级中,我通过投票的方式评选出“文明礼仪标兵”,让学生们分享他们的故事,进行评价和讨论。这样通过自我认识和自我完善,促进学生良好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养成。
2. 融入传统礼仪文化,深化文明礼仪教育
通过引导学生诵读《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国学经典,将传统礼仪文化融入文明礼仪教育中。这些经典之作不仅让学生们背诵,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理解其中的含义,并将之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3. 家校合作,共同培育文明礼仪之花
家庭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环境,家校合作是培育孩子文明礼仪的关键。我通过家长会和微信群与家长们沟通交流,让他们了解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并他们正确的教育方法。我也向家长们宣传学校的礼仪规范内容,让他们在家中也能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