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育儿的漫漫征途,见证了无数家庭教育的得失后,我深深体会到了家庭教育的至高境界。正如人们常说的那句朴实的话:“无心插柳柳成荫”,道出了教育的真谛。
真理往往简单得让人觉得理所当然。白光看似纯净,实则是多种色光的合成,内含复杂与深邃。那句“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就深刻蕴生活的智慧和规律。
并不是所有“有心栽花”都不能开花。有的的确花开满园,但更多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许多“有心栽花”的人,花儿并未如期绽放。这其中的原因何在呢?
其一,不知其生长规律。每种花都有其独特的生长环境和规律,若违背这些特性和规律,强行种植,只会导致心力交瘁,花开无望。
其二,虽有知而不行。即使知道花的生长特性和规律,但如果不能按照客观规律去,不能审时度势、谨慎为之,那么就像让灌木变成乔木、让月季开出牡丹的花朵一样,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每一种生命都有其独特的生长需求,如喜荫、喜晒、喜水、喜肥等各不相同,应当尊重并顺应其天性。
其三,急于求成。那些“有心”的人常常急切地希望立即见到成果,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会让他们脱离实际,对花的生长造成不必要的干扰。要知道,“栽花”是人的事,但花的生长则是自然的事,我们只需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
其四,目标与能力不匹配。定下“栽花”的高目标本无错,但需要匹配相应的技术和心力。若缺乏相应的技术和努力,却一味地凭借热情和愿望去“栽花”,最后可能连“插柳”的效果都不如。在决定“栽花”之前,应先审视自己是否有这样的能力和本领。
反过来看,“无心插柳”者虽未必都能收获繁茂的柳树,但生活中确实有许多人在不经意间因顺其自然、不刻意强求而获得了意外的惊喜。这其中也有其必然的逻辑:
首先是选择合适。在培养孩子或设定目标时,不宜定得过高,像插柳一样,只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插下枝条,给予适当的阳光、水分和土壤,柳树自然会茁壮成长。
其次是心态的淡然。“无心插柳”并非完全不用心,而是以一种不急不躁的心态去对待,不追求过于华丽的结果,只存一份自然的牵挂和念想。这样能够掌握事物的本性并顺应其生长规律。
其三是给予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生长是柳树的自然过程,我们只需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不干扰其生长规律,让它按照自己的本性生长即可。我们放平心态,给孩子或事物充分的成长空间和时间。
古人有云:“郑人养鱼”,过度关爱反而导致鱼儿的死亡。这警示我们,“有心”栽花之人有时会因为过于热情和关注而违背了客观规律,过度干预和折腾反而会适得其反。对于孩子来说,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关爱,更是一个能够自由成长、顺应天性的环境。
老子曾说:“治大国如烹小鲜”,对待孩子和教育亦应如此。过度干预和折腾只会让孩子失去自我成长的能力。聪明的父母追求的是“无心插柳”的智慧,让爱与成长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