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品读了李笑来的《把时间当做朋友》,下面是我从中获取的感悟与心得。
就如将经过精心修饰的自拍照片逐步还原为原相机拍摄的真实模样,这一过程使人得以正视自身的不足,审视自己为掩盖缺陷所采取的各种方法。我虽偶然得见此书,却如获至宝,它在我在人生路上的探索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根据我的自我认知和他人的评价,我虽不算是顶尖的聪明人,但至少智力水平处于平均线以上。我曾因心智的不足而未能察觉,许多事情的失败其实源于我的懒惰。
懒惰让我错失了许多良机,进而引发了焦虑情绪。焦虑又导致我无法高效利用时间,陷入恶性循环之中。越是深感现状的不满,我内心摆脱现状的渴望就越强烈。这种强烈的欲望有时会让人迷失方向。面对难以解决的问题,我的做法是记录下来,继续前行。日积月累的沉淀,量变终将引起质变。
我深信,只要付出足够的努力与认真,能力必定能够逐步积累。而拖延往往源于内心的恐惧,害怕一旦开始行动就会面临犯错或做得不好的风险。我告诉自己要勇往直前,因为成功往往需要经历跌跌撞撞的旅程。
原地踏步无法达成目标,正如那句古话所言:“锯动就有末”。逃避责任或许能带来暂时的轻松,但那却是生命无法承受的沉重。有时,我们误以为有了兴趣才能做好某事,实则是做好了自然会产生兴趣,并因这份兴趣而做得更好。
我曾过度关注于修正学习方法,而如今我明白,坚持与积累本身便是最重要的学习方法。书中关于痛苦的篇章让我更加了解自己。我虽不愿回忆过去的痛苦与艰难时刻,但它们却深深刻在我的记忆中。我曾困惑为何我的痛苦不能像他人的那样成为前进的动力,而书中揭示了当痛苦达到一定程度时,大脑会启动自我保护机制而选择遗忘。
为了应对这一机制,我认识到应该以文字记录下自己的经历,并学会弱化痛苦、控制情绪。不应将学习视为一种痛苦,而是可以为之设定实际的目标,如享受一次下午茶或拥有一件心仪的风衣,以此作为正面的激励。这就像吊在驴子面前的胡萝卜,但不同的是,这个胡萝卜是可以吃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