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海寻踪,一号诗巷诚邀您的共赏。
“春日繁华逝去,时光匆匆。”
暮春之际,人们不禁因眼见春天的日子逐渐减少而心生伤感;是为那不再绚烂的风景,也为那如水般逝去的光阴。
自古以来,诗人们笔下的暮春,往往饱含凄凉之情。
如范成大所写:“青梅手,春光已远去,满城风雨中,黄昏更添愁。”又如李商隐的“芳心随春逝,泪落沾衣恨无穷”,还有杜牧的“倚栏送春归,酒中独对逝去的春时。”
踏入古诗的世界,我们在最美的文字中与春共舞,倾听最深情的吟唱。本期,诗巷为大家带来的是元朝诗人黄庚的一篇佳作。
此诗凄美交融,后两句读来令人回味无穷,相信读者们也会深感其魅力。
暮春之情
元·黄庚
花事逐渐阑珊至,春日愁思随落花。
柳絮飘摇东风老,斜阳树下一声啼。
黄庚,字星甫,生活在宋末元初的年代。他在失意后,选择了江湖生活,一生以游幕和教馆为生。晚年时,黄庚将自己的诗作整理成集,名为《月屋漫稿》。
诗的首句以简练的语言点明时节与主题:百花在春天末期逐渐凋零。这一描写让我们在初读之时,便能感受到淡淡的忧郁与思愁。
而诗中所蕴含的凄凉情感,在这样的描述中得以含蓄地表达。在格律诗的创作中,诗人们常借助景色、人物或借物抒情等方式来表达情感。
“柳絮随风飘白,东风已老;斜阳映照孤独的树,只听子规啼叫。”此情此景,美得令人伤感,令人叹息。
后两句可谓是此诗的点睛之笔,充分体现了七言绝句的写作特点。若您是格律诗的爱好者,不妨深入这两句的精妙之处。
有了“柳絮飘白”的衬托,“斜阳一树”的暖意更显浓厚;而“东风老”的描绘,“子规啼叫”的凄凉与忧伤也更为突出。
画面中柳絮飘飞、斜阳残照、孤树静立、子规哀啼,美得令人动容,伤感到令人心疼。
诗的后两句集艺术视觉之美与情绪感染力于一体,在稳稳收篇的同时也留下了无限韵味。其妙笔可见一斑。
春天的尾声柳絮飘摇不定,子规的啼叫让人心生悲戚。读此诗后,心中百感交集。不知各位读者读完黄庚的这首诗后有何感想?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