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露的时刻,
我国众多地域流传着
打核桃的习俗。
核桃已然熟透。
打核桃,不仅是村里的盛事,更是
全村人团结协作的时刻。
壮健的男子会攀上树梢,手持长竿击打核桃,
而其余的人则在地面上忙碌着捡拾,装袋。
不时,会有从树上落下的核桃轻砸头颅。
民间歌谣中就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
"白露来临,竹竿摇动,小小的核桃满地滚。"
尽管打核桃看起来轻松愉快,
但其实它是一项辛苦且高风险的劳动。
那些在树枝上行走的打核桃人,必须
稳重脚下、有力臂膀、明亮眼神。
肢体的协调一致,稍有疏忽便可能失足跌落。
一旦开杆开始,
除非遭遇大雨,人们往往不舍停歇,
每日从晨至昏,持续约一周时间。
收获的核桃下来后,还需迅速剥去外层的青皮,
清洗、晾晒。
完成这一系列细致的工序后,才算真正收获完毕。
这核桃树的果实,外覆一层厚实的青皮,
成熟时裂开,显露出里面的核桃。
"白露白露,核桃撑破肚"
这句民谚形象地描述了白露时节核桃的成熟状态。
核桃,又称胡桃,自汉代张骞西域之行后传入我国。
因其形似人脑,符合我国“以形补形”的传统观念,
人们认为食用核桃能补益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