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女生计划羞辱 1天惩罚流程表挨打女生

2025-01-2314:11:09百科知识0

在皇宫的运作中,廷杖的流程显得格外严格和复杂,因为一个部门往往难以单方面独立完成整个程序。这个制度需要多个部门间的精密配合与协作。简而言之,皇帝会下令,司礼监会出驾帖,刑部会进行核验,东厂则负责监刑,而锦衣卫则负责执行行刑。

在《大明王朝1566》这部作品中,我们看到廷杖周云逸的场景,其中冯保作为东厂提督,肩负着监刑的重要职责。

接下来是廷杖的具体流程描述:

出驾帖环节

当皇帝决定对周云逸执行四十大棍的廷杖时,司礼监需制作一份详细的驾帖,明确指出周云逸因何事被处罚,并加盖司礼监的印信。

审核阶段

这份驾帖将交由刑科给事中进行审核。若给事中同意,则需签字盖章;若不同意,则会驳回驾帖,流程即告终止。

尽管给事中的官阶较低(在洪武时期为正九品),但他们拥有封驳诏旨和百官上奏的权力,是中备受尊敬但又令人敬而远之的存在。

其他环节

在廷杖流程中,还包括了缉拿、核对等步骤,锦衣卫将根据驾帖的要求缉拿周云逸,并将其到午门外。

执行地点与准备

廷杖的执行地点是午门外,而非宫城内。这里进行廷杖是为了避免对皇帝日常起居的打扰。为了减轻廷杖时的痛苦,大臣们会提前准备一些应对措施,但并非穿厚纸尿裤等简单垫护。

宣旨与包裹

当周云逸被锦衣卫到午门外时,会有两拨人提前在此等候。其中一方是负责监刑的东厂太监,另一方则是执行打人任务的锦衣卫。双方均穿红衣,各有三十人。司礼监将在此宣读周云逸受罚的原因及廷杖的次数。

之后,锦衣卫会使用厚麻布或棉布将周云逸从肩部至,确保其两臂不能动弹。再将双脚绑住,仅让屁股和大在外。如此包裹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打人时的血肉和异味。

明杖的变化

在明朝前期,廷杖时不会脱去犯人的衣服。然而到了后期,大约从正德年间开始,廷杖需要脱去裤子。这一变化据传是刘瑾的主意,意在进一步羞辱读书人。

搁棍与行刑工具

在周云逸被包裹好后,监刑的太监会喊“搁棍”,随后锦衣卫会将大棍子搁在人犯的屁股上。在《大明王朝1566》中,可能是考虑到拍摄的场景考虑,选择搁在脖子上。

这根棍子并非普通棍子,而是用栗木制成的大铁棍子。因为栗木干了后硬如金刚,所以常被用作古代木锤的材料。行刑时所用的棍子一端会削成鼓槌状,并包上铁皮和倒钩。

大致类似于加大版的狼牙棒这类古代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