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构造之秘与草书学习的共通之处
将汉字构造中的一种现象与初探草书艺术相提并论,似乎初看之下风马牛不相及。任何问题的探讨都需要从表面现象深入挖掘其本质,进而得出相应的结论。
探索与研究,总是从观察现象开始。
汉字构造中,存在一种引人注目的现象——当一个汉字结合某种符号(我们称之为部件),它可以组成表达各种不同含义的新汉字。汉文字研究者早已对这一现象进行关注与研究,然而在汉字书写技巧的研究上,对书法艺术领域的探讨尚显不足,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尚未被充分挖掘。在书法界,令人遗憾的是,也很少有人对此进行探索与研究。
举几个例子来说明:
例一:以“包”字为基础,加上不同的部件,可以组成如“抱”、“跑”、“泡”、“饱”等一系列意义各异的汉字。
例二:“方”字与不同的部件结合,则有“坊”、“妨”、“防”等不同的字。
例三:“吾”字结合不同的部件,可形成“捂”、“唔”、“浯”等不同含义的汉字。
例四:“女”字与不同的部件结合,又能衍生出如“汝”、“妝”、“安”等字。
这样的例子在汉字中屡见不鲜。那么,这样的构造方式是否可以为书法爱好者提供一些新的启发呢?是否应该引起书法研究者的注意和探索呢?当我们将目光投向书法领域时,这样的构造现象又与书法有着怎样的关联?
让我们暂时搁置这些问题。接下来,让我们关注四个具体的字例:包、方、吾、女。这四个字都具有通过添加部件构成新字的能力,这无疑是它们的共同点。而不同之处在于,其中两个是独立结构组成的字:方和女;另外两个则是合成结构组成的字:包和吾。
从合成结构的字如“包”和“吾”的解析中可以看出,这些字由一个或多个独立的组成部分组成。这四个字中均蕴独立结构元素的存在,这不禁让我们推论:独立结构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记住这一点:这是从汉字构造的细微之处所洞察出的一个重要结论。
同样需要铭记的是独立结构字的定义。独立结构字是由汉字的基本笔画组成一个完整的部分,并能够独立成字,其结构不可再分割。虽然独立结构字在汉字总量中仅占很小一部分(约3.8%),但它们在构造新字方面却具有强大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