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增压和涡轮增压有什么区别 1.5T和2.0L哪个动力强

2025-01-2401:18:20综合资讯0

谈及这两种增压技术,其历史渊源可谓悠久。涡轮增压技术,已有逾百年之历史积淀,而机械增压虽稍早出现,但起初并非为汽车而生。早期的机械增压技术主要用于矿井通风和工业锅炉进气。涡轮增压则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首次在飞机上得到应用,随后才逐渐融入汽车工业。

提及涡轮增压,自然吸气技术亦不可不提。两者之间仿佛形成了两个派别,即支持自然吸气的粉丝与支持涡轮增压的粉丝。自然吸气结构相对简洁,而涡轮增压则在其基础上增添了一套增压系统,使动力更为强劲。至于涡轮迟滞问题,随着科技的进步,已逐渐不再明显。

涡轮增压技术的早期应用可追溯至飞机领域。工程师们发现了涡轮增压的独特魅力,并通过不断实验,最终在1962年将该技术应用于通用公司的Oldsmobile Jetfire Oldsmobile上,成为了汽车界的第一例。此举为后续的BMW2002、保时捷系列等车型开启了涡轮增压的大门。

涡轮增压技术的基本原理相对简单,主要是由增压器和涡轮组成,两者通过传动轴连接。当车辆转速达到一定水平时,的废气足以驱动涡轮,进而启动整个增压系统。高温废气推动涡轮叶片旋转,通过传动轴带动增压器压缩进气管内的空气。经过中冷器冷却后,空气进入发动机燃烧室,从而增强发动机的肺活量,达到理想的空燃比,提升动力并提高燃油经济性。

虽然早期涡轮增压技术在应用时存在一些如“涡轮迟滞”的问题,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80、90年代的赛车比赛采用了偏时点火装置等技术手段。

到了90年代末,我国引入了大众帕萨特等采用涡轮增压技术的车型,并迅速受到消费者的欢迎。面对涡轮迟滞的挑战,现代车企采取的措施是降低压缩比、提高增压值,以达到减少迟滞的目的。

对于机械增压技术,它的起源同样可追溯至早期矿产和工业应用。到了20世纪初,汽车工业开始尝试应用这一技术,其中梅赛德斯奔驰是先驱之一。

机械增压的工作原理与涡轮增压稍有不同。机械增压主要通过机械转子压缩空气。经过过滤的空气进入主进气道后,被机械增压转子旋转压缩,高温气体经中冷器降温后进入发动机燃烧室。与涡轮增压相比,机械增压无论车速快慢都持续工作,且在低速时提供更大的扭矩。高速行驶时其动力性能相对较弱。

在油耗方面,涡轮增压相对更为经济。但驾驶习惯对油耗的影响同样显著。为了爱车的长久与驾驶者的经济考虑,建议大家养成安全稳妥的驾驶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