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围棋高手还是业余爱好者,都会遭遇看似无法逆转的局面,然而对手仍旧坚持不懈,不愿轻易认输。你是否曾有过“对手不够绅士”的想法?
在围棋的世界里,每一次对弈的皆是活生生的棋手。哪怕已经遥遥领先,仍不能轻视对手的一举一动。如柳时熏、淡路修三、朴志恩等知名棋手,都曾在关键时刻过致命的错误。
实战图一: 回溯到2002年2月,日本第26届棋七番棋的第5局,王立诚九段执白与柳时熏七段对弈。在终局前,白方巧妙地打吃六颗黑子,而黑方在关键时刻的应对却出现了失误。白方趁机提子,局势瞬间逆转。
实战图二: 转眼至2000年5月,第4届应氏杯第2轮,马晓春九段执黑面临败局。在最后一刻,对手的失误给了他一线生机。
实战图三: 再看2014年4月4日的一场对局,朴志恩九段执黑与金彩瑛初段对决。终局前的一刻,朴志恩的一记粘子让局势发生巨变,白方最终实现翻盘。
由此可见,即使落后再多,不放弃的信念仍可能带来逆风翻盘的机会。虽然翻盘的几率甚小,但正是这种可能性使得每一次对弈都充满了悬念和期待。
围棋不仅仅是胜负之争。在激烈的比赛中,若一方形势过于不利仍坚持抵抗,有时会被认为过于倔强甚至轻慢。比如在一次网络赛事中,刘昌赫九段对于某位棋手的不认输行为有所微词,他认为在胜负差距过大的情况下继续抵抗是缺乏策略的。
尽管如此,围棋也有其独特的艺术性。它不同于其他体育竞技项目如足球、篮球等重在参与和强身健体。围棋更注重“道”的体现,如同画作中的败笔或歌唱中的跑调一样,不完美的棋局有时也是艺术的一部分。
历史上的日本围棋大师们强调“不能脏了棋谱”,这代表着对艺术和传统的尊重。但在现代竞技围棋中,只要胜负未定,任何着法都值得尊重和尝试。这种态度或许更符合现代社会的竞争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