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UCFS融合快充方案正式落地,预示着各大品牌的充电协议有望被整合到一个充电器中。与此红米推出了Redmi note12系列,其中至尊版采用了领先的210W快充技术,仅需9分钟即可将手机电量充满,这一速度令iPhone用户也为之羡慕。
在快充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或许有些用户对快充的概念还不甚了解。为此,让我们的小向导小锐带大家一探究竟,深入剖析快充协议以及UCFS融合快充技术的奥秘。
一、什么是快充?
其实,快充的原理并不复杂。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功率P等于电压U与电流I的乘积。为了缩短充电时间,我们可以提升电压、提升电流,或者同时提升两者,从而增大充电功率。
二、快充是如何识别的?
这就要说到快充协议了。类似于现实生活中的规则,我们同意某个协议才能继续交流。在快充技术中,各种快充协议起到了识别和调节的作用。市面上存在许多不同的充电协议,这些协议往往互不兼容,因此使用非原装的充电器有时会导致充电速度变慢,甚至无法启动快充。
三、那么快充协议都有哪些?
接下来,请大家系好安全带,我们的科普之旅即将启程。
目前,快充协议主要分为两大类:通用快充协议和私有快充协议。
通用快充协议:
1. PD快充
PD快充是由U制定的广泛应用的快充协议。它主要运用于笔记本、手机等设备,采用typc-C接口的几乎都支持PD快充。iPhone 8及之后的机型都配备了PD快充功能。
2. 高通QC快充
作为移动端芯片领域的领军企业,高通与小米等品牌有着紧密的合作关系。早期小米手机就采用了QC快充技术。
其他通用协议:还有联发科的PE快充等。
私有快充协议:
这些是各大手机品牌为了提升自家设备的充电效率而开发的独特协议。
1. OPPO的VOOC和super VOOC
OPPO的VOOC快充采用低压大电流方案,通过改变micro U的针脚数量提高充电电流。其后续的super VOOC技术则采用电荷泵技术进行快速充电。
2. vivo的FlashCharge
vivo的FlashCharge技术以其独特的充电速度和效率而著称。
3. 华为的FCP和SCP
华为的快充技术经历了从FCP到SCP的演进,采用了多种技术和方案以提升充电效率。
4. 小米的ChargeTurbo
小米虽然起步较晚,但通过自主研发也拥有了先进的快充技术。
四、UCFS融合快充技术
简述UCFS融合快充
UCFS融合快充技术的目标是整合各家手机厂商的快充协议,使不同品牌和厂家的适配器与终端之间能够实现高效快充。据称,该技术最低可提供40W的充电功率。这一技术还有助于减少终端充电设备造成的消费类电子垃圾,推动实现消费类电子设备的绿色低碳发展。
期待UCFS的应用与未来
当UCFS融合快充技术广泛应用时,一个充电器将能包含多种快充协议,对不同品牌的手机进行较高功率的快充。虽然可能不是最快的充电速度,但也绝非龟速。我们期待这一天的到来,为消费者带来更多便利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