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行街的传奇
传说在古代,孔子游历四方,当他的队伍行进到一处叫做撮镇的地方时,发生了一段令人称奇的对话。那时,此地正热闹非凡,一群儿童在街上以土为材料筑起了一座小城,玩起了游戏。孔子的车马不巧被这群儿童们围了个水泄不通。孔子见状下车,和颜悦色地要求儿童们为车马留出一条通道。一个名叫项橐的儿童却毫不退让,他振振有词地回答:“只有车让城,哪有城让车之说。”
孔子一听,心生好奇,便想试探这孩子的才学。他问道:“你可知何火无烟、何山无石、何水无鱼、何树无枝?”项橐不假思索地答道:“荧火无烟,土山无石,井水无鱼,槁树无枝。”他反问了孔子:“那么请问,鹅鸭何以能游于水而不溺?鸿雁何以能高歌长鸣?”孔子答道:“鹅鸭之所以能游水是因为它们有扁阔的足蹼,而鸿雁之所以能长鸣是因为其颈长且气力充沛。”
项橐继续追问:“鱼虾也能游水,难道是因为其有方足吗?也能鸣叫,难道是因为其颈长吗?”面对项橐的追问,孔子一时语塞。项橐又问:“你可知天上繁星点点有几颗?地上熙熙攘攘有几人?”孔子答道:“我今日刚到此地,无需深究天人之际。”面对项橐的追问,孔子意识到眼前这孩子才思敏捷、智慧过人。
项橐见孔子心生敬佩,便拆掉了小城让出了道路给孔子的车马通过。孔子见状感慨道:“这片土地虽然只是多了一小撮土,但却蕴藏着无比深厚的文化底蕴。”
后人为了纪念这一段传奇故事,将此地命名为“撮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里的人口逐渐增多,形成了一个繁华的城镇。因为“城”与“镇”二字音义相近,人们便简称为“撮镇”,这一名字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