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暮与年岁并往什么意思 朝朝暮暮皆如愿,年年岁岁人依旧

2025-01-2411:30:52综合资讯0

浣溪沙·端午的诗篇

在宋代的笔墨间,苏轼留下了此词。

词中描绘了古代端午的习俗,如同文化长河中的一块瑰宝,展示着历史的繁复与文化的丰富。其结尾之句,情深意长,如汩汩清泉,寄托了端午节最深切的祝福。

绍圣二年的某个夏日,苏轼已经接近暮年,被远谪至惠州。他身边的伴侣不再是前两任妻子,而是侍妾朝云。这位正值青春年华的女子,默默地陪伴在他身边,为他提供了心灵上的慰藉。

十年前,当苏轼遇见同样陪伴好友远赴他乡的柔奴时,他深知心灵的归宿所在。如今,朝云的存在让他在惠州的时光充满了宁静与乐趣。端午节来临之际,他与朝云一同庆祝这个节日,并以此词记录了他们的喜悦。

词的上篇描述了端午前夕的情景,女子为次日的节日做着准备。

“轻汗微微透碧纱”——这句话带我们走进了一个端午节微热的夜晚,女子身着碧色薄纱,微微出汗,肌肤细腻,令人遐想。

“明朝端午浴芳兰”——这里用“芳兰”既代表了端午节的兰草浴,也象征了女子的清香与高洁。它还提醒着我们端午节的到来,让我们对节日的期待与喜悦油然而生。

“流香涨腻满晴川”——下篇写到女子已准备好了彩线和小符,表达了美好的祝愿。

“彩线轻缠红”——这里用鲜明的对比描绘了女子的,彩线的鲜艳与手臂的洁白如玉相互映衬,更显女子的肌肤细腻如玉。

“小符斜挂绿云鬟”——小符是端午的驱邪之物,而“绿云鬟”则形容女子乌黑亮丽的头发。将小符斜挂在发髻上,增添了节日的气氛,也显得女子更加娇俏可爱。

“佳人相见一千年”——苏轼以此句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视与对佳人的深深祝福。这句词不仅表达了他们的深厚情感,也寄托了他对与爱人长厢厮守、永不分离的心愿。

据史载,朝云在端午节后的两个月因病离世。她的离世让苏轼倍感悲痛。这首《浣溪沙》不仅是对端午节的赞美,更是苏轼对朝云的深深怀念与悼念。

朝云是的佛,苏轼将她安葬在离佛塔和不远的小山邸上。他写下了两首悼亡词来纪念她。其中一句以花喻朝云:“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这一句与《浣溪沙》中的“佳人相见一千年”遥相呼应,令人感伤。

此刻,让我们借苏轼的这句诗,祝愿所有朋友所念之人皆安康,所爱之人可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