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攒竹穴】
【取穴方式】位于人脸部的攒竹穴,精确地处于眉头陷凹中,毗邻眶上切迹处,是穴位的重要组成部分。
【解剖结构】此穴位区域涵盖了额肌及皱眉肌,毗邻额动、静脉,并且有额支的分布。
【主治疾病】该穴位对于治疗头痛、口眼歪斜、目视不明、流泪、目赤肿痛等症状具有显著效果,同时也能缓解眼睑跳动、眉棱骨痛以及眼睑下垂等不适。
【穴位配伍】在穴位搭配中,与阳白穴的组合使用可以有效改善口眼歪斜和眼睑下垂等问题。
【刺灸操作】进行攒竹穴的治疗时,需平刺0.5至0.8寸,并需注意此穴位不宜进行灸疗。
【别名杂谈】攒竹穴有着多个别名,如眉本、眉头、员在、始光、夜光、明光、光明穴、员柱、小竹、眉柱等,这些名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此穴位的特性与功能。
【穴名释义】攒竹之名,源于经湿冷水气的上行特性。此穴位的水湿之气由睛明穴传来,并在此吸热上行,其气态性质如同的竹杆小头一般,故得名攒竹。
【名解详述】(1)攒竹:象征着经湿冷水气的与上行。(2)始光穴:意指本穴位的气血在此由寒湿之状变化为阳热之状,如同从黑暗到光明的转变。(3)员在穴:因本穴气血于穴周,范围不大,故名员在。
【气血特征及运行】该穴位的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水气,其温度较睛明穴的要高,但与头部其他经脉穴位中的气血温度相比仍然偏低。气血循行遵循经的走向上行。
【功能作用】攒竹穴具有吸热生气的作用,对于调节气血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治疗原则】在治疗时,若体质偏寒则需补之,若体质偏热则需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