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秋月,岁月流转,往事如烟。
立秋之际,秋风送来凉爽,一曲《春江花月夜》如诗如画,触动人心。
《春江花月夜》原是一首富有东方诗意的琵琶独奏曲,别名诸多,如《夕阳箫鼓》、《夕阳箫歌》等。其创作历史可追溯至1925年左右,后过一系列的整理与改编,以管弦乐的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赢得了广大听众的深深喜爱。
此曲以细腻的旋律、多变的节奏、精妙的配器以及精湛的演奏,生动地描绘了月夜春美丽景色,热情地赞颂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风情。整首曲子如同一幅色彩柔和、清丽淡雅的山水画卷,引人入胜。
曲中“江楼钟鼓”之音,仿佛展现了夕阳洒在江面上,熏风轻拂、涟漪荡漾的景象。接着,乐队奏出如歌般优美的主题,乐句间音调婉转、平静;大鼓轻敲慢奏,营造出深远的意境。
随后的“月上东山”与“风回曲水”等段落,更显出乐曲的丰富内涵。仿佛可见江风习习、花草摇曳,水中倒影朦胧变幻。
进入第五段“水深云际”,乐声如同壮阔的画卷般展开,那“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景象仿佛就在眼前。乐队齐奏,速度加快,犹如白帆点点、渔歌远扬。
到了第七段,琵琶以扫轮弹奏的方式,仿佛是渔舟破水而出,激起层层波澜。
整首曲子的在于第九段“欸乃归舟”,表现了归舟破水、浪花的壮丽景象。归舟渐行渐远,春江显得更加宁静。乐曲在悠扬而徐缓的旋律中画上句点,让人久久回味。
这一曲琵琶独奏,犹如一扇窗子打开了我们心中的美景。即使不是春天,秋天的凉意也带来了闲适与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