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幼师上课顺口溜 没经验的幼师怎样讲课

2025-01-2500:44:38常识分享0

随着时间的流逝,对童年的怀念愈发深沉。

孩提时代,我们怀揣着对玩具的纯真向往,与伙伴们一同玩耍,从泥土中的模型开始,再到窗边晒干的泥塑。那时,谁的能完整无缺,谁便被尊为“大王”。我们用废报纸包裹课本,剩余的纸张则变成了壳子与四角面包的创意之作。姥姥的花边书包里,总是夹杂着未读完的书籍,家人戏谑道:“泥巴顽童,背个书包蹦跳跳,跌倒摔跤也不记教。”

玻璃珠的出现为我们的世界划分了领地。每家院落都有一块标记着界限的小角落。由于许多家庭需要在院外晾晒物品,我们常被驱赶至空地。那些能够找到新地盘的孩子成为了我们的对手。我与隔壁的王二孩因占地而产生的争执不少,放学后用书包和鞋子构筑防线,成为我们间的战斗标志。而弹珠游戏则是我们最为常见的较量方式:“点兵点将,驰骋战场,酒钱无多则退边疆。”

村中老李家是杀猪的,他们的父亲常带回的哇哈哈让我们心生羡慕。而姥爷作为村大队的成员时,会进行木匠工作,与其他村民交换木制玩具。一次,姥爷用空瓶子与木头制作了竹蜻蜓,巧妙地利用塑料瓶保护我们的手部安全。那根绳子与木棍的结合,使得竹蜻蜓旋转飞起,我兴奋地展示给伙伴们看。此后,玉米棒做的大风车和旋转陀螺成为我们相互竞技的法宝。

在乡间游戏中我们“扯长线”,用彩色的线将游戏带到更远的地方。我们用这句乡谚:“县里小孩没有爷”,自豪地展示着我们的玩具和游戏是如何超越他人。随着成长,一次柿子树上的冒险摔伤了我。姥姥在为我处理伤口时责备我:“调皮捣蛋的孩子不听劝告,爬高上低不知疲倦。”这之后,我被告知不能再爬树了。

尽管被禁止上树后我暂时离开游戏场景一段时间,但我听到跳皮筋的歌声时还是忍不住想要加入。每当家中举行大型的集体活动——放戏时是我最开心的日子。在这个场合里,即使有行动不便或体力衰弱的家庭成员参与也是必不可少。“拉大锯”的歌曲成为欢庆节日的序曲,一家人都会盛装出席。“小外孙儿也得去。”这不仅是一次社交聚会更是乡村文化传承的时刻。

随着暑假的结束我离开了家乡前往父母身边。那时的我仅在老家完成了一年级的学业。后来在市里上学只能寒暑假回家。但每次回家我的书包总是装满了给姥姥姥爷的礼物以及与隔壁小伙伴分享的和花绳等小玩意儿。

无论岁月如何流转童年的回忆总是美好而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