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捂秋冻的含义 春捂秋冻指的是啥

2025-01-2503:40:36百科知识0

近期,长春的气温骤降,给人一种秋意渐浓的感觉。

不少身边的伙伴都遭遇了感冒的侵袭,大家纷纷议论着,不是常听人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吗?在这天气转凉的季节,有些小伙伴却因为坚持这一做法而出现了身体不适。

那么,这波感冒的威力为何如此强大呢?原来,夏秋交替之际,温差逐渐拉大,不少人因为贪凉而将空调温度调得过低,不知不觉间就感冒了。医生提醒我们,虽然关注天气变化是避免感冒的重要一环,但更重要的是要注意自身的体质状况。

沈阳中医院医师孟宏指出,目前来诊的患者多以咳嗽、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为主。这类感冒多因肺热引起,常常与熬夜、休息不足等生活习惯有关,导致体质下降,容易感冒。

我们要牢记几点忠告:不能让身体受寒!要避免熬夜,保持充足的休息。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秋冻”要适度,切勿盲目为之。

那么,何为科学的“秋冻”理解呢?专家解释道,“秋冻”一方面是锻炼我们的耐寒能力,在气温逐渐降低的环境中锻炼,能促进新陈代谢,提高对低适应力。中医认为秋季天气干燥,宜养阴,若穿得过多则容易伤阴生燥,对身体不利。

有些特殊人群是不适宜进行“秋冻”的。比如心血管疾病患者、胃肠病患者以及慢性肺病患者等。他们更需要注意保暖,避免寒邪侵袭。关节病患者也不宜过度受寒。

在“秋冻”时,我们还需要注意些什么呢?中医倡导“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意味着“秋冻”不仅是顺应秋季收敛的养生需要,更是预防疾病的自我保健良法。但除了少穿点衣服外,更重要的是要加强运动锻炼,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新陈代谢能力。

那么,在夏秋交替之际如何预防感冒呢?首先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经常开窗换气。要注意均衡营养,多吃滋阴润肺的食物。还有,早晚要适时加衣,特别是老人、小孩和体质较弱的人。减压也是保持免疫力的重要一环。

每晚用热水泡脚15分钟,水量要没过脚面,泡后双脚发红,也有助于预防秋季感冒。